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人类为何要自圆其说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人和丁卡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殊习俗。这两个主要靠畜牧为生的非洲部落都会在小孩的门牙一长出来后就为之拔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人类为何要自圆其说
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人和丁卡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殊习俗。这两个主要靠畜牧为生的非洲部落都会在小孩的门牙一长出来后就为之拔掉,一般是拔掉上面的两颗和下面的四到六颗。用鱼钩拔牙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所有的部落成员都明显的下巴松弛而且说话有些困难。
这种做法大概开始于很久以前,当时破伤风在中非地区非常猖獗。破伤风会让人“牙关紧锁”,但是如果把门牙拔掉,即使感染上这种疾病的孩子咬紧牙关也可以向其嘴中灌入流食。虽然苏丹南部已经好多年都没有破伤风了,但努埃尔人和丁卡人仍然保留着拔掉孩子门牙的习俗。事实上,他们认为松弛的下巴和下垂的嘴唇很好看。他们说,有门牙的人看上去像豺狼。
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什和埃利奥特·阿伦森在他们的新书《犯错误了,但不是我犯的》中说,这种奇怪的风俗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当两种重要的信念、态度或者看法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一种极端的心理不适感。人类不能长时间地忍受这种不协调,所以他们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者态度来缓解这种不适感。在努埃尔人和丁卡人的例子中,他们“选择”认为没有门牙在审美上来说是令人愉悦的,以此说明他们给孩子带来这种痛苦是正确的。
在你嘲笑这种习俗原始或者野蛮之前,想想离你更近一点的例子,比如一个丢脸的俱乐部入会式。还有什么比让入会式成为一种令人厌恶的经历更能培养人们的忠诚感?毕竟,如果你自愿让自己经历某种屈辱的或者痛苦的仪式,那它必须是值得你这样做的,对不对?事实上,正如塔夫里什和阿伦森所表示的那样,为了消除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感,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个领域是我们不会“把事情摆平”的。今年是这一理论提出50周年,它是由阿伦森的导师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这一观点经过了多次理论上的验证以及3000多次试验测试。
虽然这一理论很有力,但费斯汀格从来没有阐明为什么认知失调会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感。或者,为什么这种不适感会促使我们改变自己的看法或态度,为什么我们不能对这种不适感或心理冲突泰然处之。新一代的心理学家正在把这一理论推向新的高度,探讨我们一些奇怪的看法或者做法背后的原因。一些科学家甚至已经开始首次从复杂的神经化学的角度探索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感和自圆其说的行为。
这种失调理论的修正者之一是得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的心理学家埃迪·哈蒙-琼斯,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试验。在他看来,冲突的不仅仅是抽象的“认知”。哈蒙-琼斯认为,失调基本上是行动上的,特别是在我们每天的决策、选择和承诺上。每当生活迫使我们选择一条道路, 但我们又不能完全肯定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的时候,我们都会经历这种不愉快的感觉。换句话说,当我们做出重要决定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本能的找出证据,证明我们做了一件聪明事。
如果你作出了一个真的很糟糕的选择,而你又无法隐瞒,你会怎么办?我们的思维应对一个巨大错误时采取什么战略?正如塔夫里什和阿伦森指出的那样,从基辛格到里根,再到足球明星里比和冈萨雷斯,这些公众人物都选择一个简单的短语来规避责任——犯错了。但是同样普遍的是,不愿意坦白地承认错误的人们一旦他们的信念被证明是错误的,他们反而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信念。
                 (选自2007年6月25日《参考消息》)
6.根据文意,下列对“认知失调”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知失调”是当两种重要的信念、态度或看法发生冲突时,人们陷入两难境地,此时人们感到心理极端不适的状态。
B.苏丹南部两个部落的成员从小拔去门牙就是他们处于不拔门牙一旦患上破伤风,牙关紧闭无法进食只能等死,拔去门牙又十分难看时陷于“认知失调”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C.人们在认知失调时常常会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或态度来缓解这种不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自圆其说。
D.在参加一次让自己经受某种屈辱或痛苦的俱乐部入会仪式时,人们陷入“认知失调”,常常会以培养人的忠诚这种想法,使自己得以解脱。
7.下列对书名《犯错误了,但不是我犯的》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犯错误了,但不是我犯的”这是在“认知失调”时寻找一些心理安慰,摆脱心理不适感的方法。
B.“让孩子经受用鱼钩拔牙的痛苦是野蛮的,但不是我的错,我是为了孩子好。”此说是对这句话的一个注脚。
C.这句话很容易导致固执地坚持错误。苏丹南部已经多年没有破伤风了,但部落成员仍然坚持拔牙的陋习就是明证。
D.这句话反映了人类固有的心理状态,说明人类在“认知失调”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使自己泰然处之。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丹南部两部落成员从小被拔去门牙的做法是因为他们认为松弛的下巴和下垂的嘴唇好看,有门牙看上去像豺狼。
B.新一代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失调”时自圆其说行为是人体神经化学物质所致。
C.“认知失调”论的反对者认为:冲突不仅是抽象的“认知”,失调基本上是行动上的。
D.深入探讨“认知失调”理论对我们做出重大决策时寻找充分的证据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6.B
7.D
8.D

6.“拔去门牙又十分难看”当改为“用鱼钩给孩子把门牙又十分痛苦”。属偷换概念。
7.“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使自己泰然处之”一说不妥,与文末列举的一些公众人物选择“认错”,相矛盾。
8.A项拔去门牙是便于患破伤风时救治。B项所述是新一代心理学家探索的方面,未成定论。 C项观点不是反对者的观点,是修正者的观点。D相符合文章倒数第二段末句的观点。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人类为何要自圆其说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