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随思录——挤压与化解韩湘淮一天的嘈杂与忙碌终于结束了,世间万物似乎都要归于平静,我急切向河畔公园走去。因为,从我工作的高楼上面,分明可以看-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随思录 ——挤压与化解 韩湘淮 一天的嘈杂与忙碌终于结束了,世间万物似乎都要归于平静,我急切向河畔公园走去。因为,从我工作的高楼上面,分明可以看到她在黑夜中的美丽:一盏盏路灯从下面向上喷射着光芒,打在垂柳身上散发出朵朵幽蓝的晕,倒影随着水流恣意摇摆,似乎可以听到霓虹碰撞的音符。 可是,当我迫不及待地踏入这胜景,眼前的一切却让我惊愕:黑夜丝毫没能阻挡休闲人的雅兴,花坛边、草坪上、怪石旁,站着、坐着、躺着,到处都挤满了前来寻找清幽的人们。无论你走到哪里,耳边都会塞满人们杂乱的欢笑;鼻子里都能嗅到人体散发的气味。你的眼睛都不能再这样平视了!因为任何一个角落都已经被别人占领。你只能仰望天穹,希望在那里获得一点情愫的释放。 可是,那赫然穿梭在楼宇间的月亮,居然也被挤压得如此残缺,无论你怎么变换角度,都无法让她单独而清净地呆在天宫一隅。拔高了的建筑像是魔掌的手指,贪婪地伸向天空,几乎要把月亮揪下来。在这样的夜里,站在这样的河畔公园,你只能闭上眼睛,回忆小时候在家属院的广场上抬头数星星的样子,才能慢慢得到一点放松。 城市的发展,已经大大挤压了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梦。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能够写出那么多清雅婉约的句子,能够创造出唐诗宋词的独绝;而现在的城市一族只会在卡拉OK大喊一通,或者去酒吧喝个烂醉。我们不能仅仅用“浮躁”来贬斥今人。我们的简单,其实是一种压迫下的无奈。我们已经无力释放压力,我们只能妄图用另外一种压力和刺激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减轻原有的压力。于是,摇滚乐和让人窒息的鼓点便成为了城市的流行——那不正是城市呼吸的节奏吗? 于是,在疯狂工作的背后,是更加疯狂的健身热潮,我们有意无意地通过对身体的迫害转移对精神的折磨。此外,玩牌的、买醉的、吸毒的……凡此种种,初衷无不是为了释放压力,而实质呢,就是给自己另外一种压力,让新的压力盖过原有的压力,从而让你淡忘。这也许是人类本能的适应,但是,这样的“适应”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这样的减压方式怕也是走不通的 压力只是被转移了,并不是被化解和消失了。用一种压力去解救另一种压力的做法,最终也只能让你应接不暇、疲惫不堪,甚至有害身心,濒于崩溃的边缘。 想一想古人,想一想后代,我们生存和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挤压自己?我们不断的挤压又能持续多久?我们不会让自己执着到彻底崩溃才幡然醒悟吧?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小题2:第四段说“城市的发展,已经大大挤压了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梦”,城市对人的挤压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小题3:请分析原文应对压力方法的弊端,并探究化解压力的合理做法。(6分)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人们陷于嘈杂和忙碌的工作中(1分),连清幽的休闲场所也找不到(1分),只能在记忆里得到一点儿放松(2分)。(句子通顺酌情扣分) 小题3:城市一族采用唱卡拉OK、健身、买醉以致嫖娼、吸毒等方法减压,只是转移压力,最终只能让人疲惫不堪以致濒于崩溃。要想真正化解压力,就应当努力从城市生活的节奏中走出来,摆脱嘈杂与忙碌,找寻生活的意义和心灵的净土,从古人从现实生活的价值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评分标准:分析弊端2分,探究合理做法4分。弊端:①方法简单,而且容易使人浮躁、疯狂;②是一种精神折磨;③令人应接不暇、疲惫不堪,甚至有害身心,濒于崩溃。合理做法:①摆脱嘈杂与喧闹;②向古人学习,从书本从山水中寻找宁静;③反思生存和生活的意义,找寻生活的真谛。从一个或几个角度展开论述,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
小题1:B(“在热闹的人群中找到了各自的乐趣”说法不当,作者认为公园每个角落都被人占领,根本不能找寻清幽) C(“含蓄批评了城市建楼竞相争高的现象”说法不当,目的是为了展现人们被挤压的现状)(答对一项给3分,全对给5分) 小题2:无 小题3:无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随思录——挤压与化解韩湘淮一天的嘈杂..”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猪被冤枉了吗方舟子历史上,流感大流行每隔10-50年就出现一次。现在距离上一次流感大流行已经有40年,许多专家担心一次新的流感大流行迫在眉睫。-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没有传奇主播克朗凯特的世界世界不再有他,他却留给世界媒体的良心和新闻的准则,他让隔着日更线的我们知道,当一名新闻主播同时是前线记者的时-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