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田园哪有风光美刘红旗(1)一次聚会上,唯一来自农村的我突然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一大群我深深仰望的城里人纷纷问我,农村的空气有多新鲜,农-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田园哪有风光美
刘红旗
(1)一次聚会上,唯一来自农村的我突然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一大群我深深仰望的城里人纷纷问我,农村的空气有多新鲜,农村的天空有多湛蓝,农村的野菜有多淳香,甚至有人想去租种一片土地……他们对农村的田园生活“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神情明明白白写在了脸上。
(2)一心向往都市生活的我被一群生活在都市的人向往着,我仿佛是从桃花源走出的那个渔人。
(3)而我这人偏偏心笨嘴拙,直来直去实打实一句:你们有谁愿意去农村住一辈子?像是给本已熊熊燃烧的火焰泼了一盆冷水,众人面面相觑,最终长吁短叹,短暂的小憩尚可,长期的居住不行。
(4)对田园生活的倾心,不过是对令人身心疲惫的都市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回避的自然流露,而绝不是否定与放弃!正如农村的新鲜空气、湛蓝天空和淳香野菜是植根于落后贫穷和苦难的土壤,都市里的紧张浮躁和喧嚣的背后链接的是便利繁华和舒适,忙碌和辛苦是享受和挥霍的成本也是代价,追名逐利是过程也是结果,他们当然不会为了一片蓝天几缕白云小桥流水斜风细雨一时冲动而拒绝荣华富贵和车水马龙。
(5)可以想象的是,如果能把这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带到城里去,他们绝不会俯首屈身长途颠簸到乡下来,哪怕只是片刻的停留,这种判断远远不似在鱼和熊掌之间进行的选择那样艰难。这简直是一定的,因此我也暗自庆幸,这些东西不会被都市掠夺走,真是我们农村的一大幸事。古时有个笑话,媒婆为一家女儿寻找婆家,一个小伙子貌美而家贫,另一个则是家富而面丑,这家小姐羞羞答答地说,那就白天去富家吃饭,晚上在穷家睡觉吧。
(6)都市人何尝不是如此,一方面拥有现代化的各种先进设施,穷奢极欲,一方面心里却又梦想占有农村的恬淡和宁静。两者都是所欲,于是陷入又一轮的不能兼得的遗憾和迷茫,徒增烦恼。
(7)原来,貌似放松身心的优雅活动的深处,隐藏着的竟是都市人的贪婪,所谓纵情自然愉悦山水,也不过是做一次心情的奖赏和刷新,为进入下一轮争名夺利的熙熙攘攘所做的刻意调整和精心准备。
(8)在大自然的青山秀水面前,你突然感到的美不胜收心驰神往,其实这是一种心境,为环境所转换的最原始最本能的审美体验,山水云烟花草树木,不过是激活你内心美感的那只鼠标轻轻的点击,是唤起你内心情趣的那声悄悄的暗示。是先有你放松的心才有的山水的美丽,而非是因为山水的美丽才有你心灵的放松。真正美丽的是你的心灵,而非山山水水本身。明代有一位文化大师王阳明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设若在此时此地,你接到上司下达任务的电话,或是收到下属汇报工作的请示,这些公务的纷争一旦侵入你的心里,山水便非山水,风光亦无风光了。
(9)田园哪有风光美?美其实就在你的心里。
(10)苏东坡在被贬黄州期间,写过一则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1,3,5

 
(12)只要有一颗坡老般的“闲”心,则夜夜有月明,处处有松柏!又何须苦苦寻觅到农村到田园到山山到水水?

(出自《散文百家》2006年第5期,个别地方略有改动)
小题1:在第(2)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自比从桃花源走出的渔人,结合上下文来看,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小题2:为什么城里人向往田园生活却不能舍弃城市生活?(6分)
小题3:第(8)段中画横线的句了应当如何理解?(6分)
小题4:文章最后引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有何作用?(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两人都从神奇美好的境界走出,两人都是人们羡慕的对象。
(2)两人都了解神奇美好世界的情况,都给人们带来了美好世界的信息。
(3)渔人从安乐幸福的桃花源走出,作者则从恬淡宁静的农村走出,两人都是从理想世界进入到现实世界。
(共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对田园生活的倾心,不过是对令人身心疲惫的都市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回避,而不是对都市生活的否定与放弃。(客观)
(2)农村虽然风光宜人但贫穷落后,城市虽然拥挤喧嚣却繁华舒适,城市的诱惑让人难以拒绝。(客观)
(3)他们欲望太多,贪得无厌,只想得到,不想失去,所以患得患失,无法舍弃城市生活。(主观)(共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只有放松心灵,才能感受到山水的美。
(2)没有名利纷争,山水才能触动你的心灵,唤起你的审美体验。
(共6分。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以东坡夜游的独特感受来证明“美自心生”的观点。
(2)以东坡的闲适情趣与城里人的心浮气躁作对比,强调有“闲”心才能发现处处风光。(6分。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田园哪有风光美刘红旗(1)一次聚会..”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