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大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石破天惊的诗句忆明珠石破天惊的两句诗,是李白的: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拟古》其八哪里有万古不朽的红太阳!连李白,连早我们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现代文大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石破天惊的诗句
忆明珠
石破天惊的两句诗,是李白的:
日月终销毁,
天地同枯槁。
           《拟古》其八
哪里有万古不朽的红太阳!连李白,连早我们一千数百余年的李白,都确认这一点。虽然直至今天太阳还高高地悬在天空,安然无恙,并未销毁,还很红呢!而且据说在天体中,它还很年轻!
然而不要回避,它不会一成不变,它终究要销毁的。
人不能不死吗?
不可能!
日月星辰,都要死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古人叫它做大块的。《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人,无不死在大地上,而以大地为最后的归宿。而大地,并非永不沉没的方舟,它也有不可避免的末日。
有生就有死!
大悲哀!
生无止息,死无止息,大悲哀亦无止息!
说是“换了人间”,我们是新社会了,还有什么大悲哀呢?
那是另一回事。社会的变革,可以把土葬改为火葬,可以把“祭文”改为“悼词”,但能无葬、能无悼吗?有葬有悼就有大悲哀。因为到了新社会,人,仍然总是要死的。
有死,有死生之际,就有大悲哀。
文学中表现一点点这种大悲哀,怕什么呢?李白就敢于说:
日月终销毁,
天地同枯槁。
尖锐!一箭中的!什么英雄事业,壮丽江山,生花妙笔,绝代红颜!全被他一箭穿个粉碎!
一切的一切,有什么了不起的啊!无不终销毁而同枯槁!看不到这一点,想不到这一点,那是自欺欺人。看到了,想到了,说是不生悲哀,若非伪君子,必是伪圣人         伪之集大成者也!
然而,大悲哀并不意味着大悲观。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上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不知经过亿万斯年;从有生命到有人类生命,又不知经过亿万斯年;从有人类生命至有人类生命中之一的我的生命,至有我这样的一个人,我怎能不自视为生命史上的一支无比辉煌灿烂的生之凯歌!试想,从给我以生命的原始人远祖算起,为了种族的生存、发展,世世代代,经历了多少艰险!多少危难!多少多少回的饥馑冻馁!多少多少回的病魔追寻!多少多少回的刑戮相加,多少多少回的水火交侵!多少多少回的置之死地而复生!我怎可不惜之,敬之,珍之,爱之,而随便虚抛浪掷我难得享有的一生!又怎可不惜之,敬之,珍之,爱之,而随便虚抛浪掷我难得享有的一死!我的生命,我的理智,我的良心,决不会容忍的。生不免一死,死而不能复生,这法则本身,既给生死之际以大悲哀,又充分显示了生与死的崇高和伟大,一个人要敢于拥抱生,更敢于正视死!
李白的令人敬佩之处,在于他不自欺欺人,不伪善伪圣。他敢于正视并敢于说出无论人生和宇宙都有悲剧的结尾在那儿恭候着,却不自陷于虚无和悲观,反而创造出他那风流潇洒、光彩流丽、独具一格的生活方式,游戏天子,嘲弄权贵,不为利缰,不为名累。好山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好饮酒,“但教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好赋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他好像活得比谁都快活!比谁都天真烂漫!对!看破红尘,看到了人生和宇宙终端的那个黑洞,但,并不跌进去,而是回过头来,重新走进红尘,有滋有味地有板有眼地好好过活。活着的时候,嘴边衔着一丝会心的微笑;死去的时候,眼角涌一颗晶亮的泪珠。这样的人,不论在古代、在当代,我不信他不热爱公众,不热爱人类和未来!
前些时曾写过一首小诗,好像与这篇短文所说的有点相通的东西,且抄在这里,随人怎样理解吧           
风景入目最佳处,
不在此岸,
不在彼岸。
向前走,
走过桥去,
再回头,
回到桥中间。
1.“石破天惊”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李白的这两句诗是“石破天惊的诗句”?
答:                                                                                            
2.“大悲哀”与“大悲观”有什么不同?作者认为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怎样的?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                                                                      
3.文中画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结尾小诗的理解。
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1)李白在这两句诗中表现的思想是极其深刻、令人惊叹的。(2)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有三:①能认识到自然万物都将灭亡的大规律,李白是深刻的。②敢于用文学的语言说出这种大悲哀,李白是真诚勇敢的。
③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还能保持积极洒脱的生活态度,李白是乐观而让人敬佩的。
2(1)大悲哀:认识到自然万物最终的结局都是灭亡,使人产生伤感、悲哀的情绪。大悲观:想到自然万物最终的结局都是灭亡便不敢正视生与死,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2)认识到自然万物最终的结局而能更深切地明白生与死的崇高和伟大,从而敢于拥抱生,更敢于正视死!
3(1)使用短句,独句成段。(2)短句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起到了增强语势,强调语意的作用。
4(1)看破了红尘,但并不悲观,而是重新走进红尘,有滋有味地好好生活。(2)生命的最佳境界不在
起点,也不在终点,而在过程中。(3)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后,回望人生,才能真正领悟过程的美丽。

1从文中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这两句诗道出的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万事万物都要灭亡。据此可作答。
2(1)本问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2)本问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3(1)使用短句,独句成段。(2)短句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起到了增强语势,强调语意的作用。
4(1)看破了红尘,但并不悲观,而是重新走进红尘,有滋有味地好好生活。(2)生命的最佳境界不在
起点,也不在终点,而在过程中。(3)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后,回望人生,才能真正领悟过程的美丽。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现代文大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石破天惊的诗句忆明珠石..”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