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秋兴赵丽宏秋风一天凉似一天。风中桂花的幽香消散了,菊花的清香又飘起。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民一紧,黄叶就飘到了窗台上。-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秋   兴                赵丽宏
秋风一天凉似一天。风中桂花的幽香消散了,菊花的清香又飘起。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民一紧,黄叶就飘到了窗台上。在热闹的都市里,要想品味大自然的秋色,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都市人的观念中,季节的转换,除了气温的变化,除了服装的更替,似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
而我这个爱遥想的人,偏偏不愿意被四处逼来的钢筋水泥囚禁了自己的思绪。听着窗外的风声,我想着故乡的辽阔透明的天空,想着长江边上那一望无际的银色芦花,想着从芦苇丛中扑楞着翅膀飞上天空的野鸭和大雁,想着由翠绿逐渐变成金黄色的田野……唉,可怜的都市人,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只能用可怜的回忆来想象奇妙的自然秋色了。
小时候,背过古人吟咏秋天的诗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明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诗句使我对自然的秋色心驰神往。想起来,古人虽然住不进现代都市的深院高楼,享受不到很多时髦便捷的现代化,但他们常常被奇妙的大自然陶醉,他们的心境常常和自然融为一体,世俗的喧嚣和烦恼在青山绿水中烟消云散。这样的境界,对久居都市的现代人来说,大概只能是梦境了。
年轻时代,我的生命也曾和大自然连成一体。在故乡崇明岛“插队落户”多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晒黑了皮肤,磨硬了筋骨,闻惯了泥土的气味,从外表上看,我曾经和土生土长的乡亲们没有了区别。然而骨子里的习性难改。当我一个人坐在江边的长堤上,面对着浩瀚的长江,面对着银波荡漾的芦苇的海洋,倾听着在天空中发出凄厉呼叫的雁群,我总是灵魂出窍,神思飞扬。我曾经想,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应该是有知觉的,其中包括一滴水,一株芦苇,一只大雁。我躺在涛声不绝的江边,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变成一滴水,在江海中自由自在地奔腾,变成一株芦苇,摇动着银色的头颅,在秋风中无拘无束地舞蹈,也变成一只大雁,拍动翅膀高飞在云天,去寻找遥远的目标……我曾经把自己的这些幻想写在我的诗文里,这是对青春的诓歌,是对人生的憧憬,是对生命和自然天真直率的jié问。如今再回头聆听年轻时的心声,我依旧怦然心动。当年的涛声、雁鸣、飞扬的芦花、掺杂着青草和野艾菊清香的潮湿的海风、荡漾着蟋蟀和纺织娘鸣唱的清凉的月光,仿佛仍在我的周围飘动鸣响。故乡啊,在你的身边,这一切都还美妙一如当年么?
然而一切都很遥远了。此刻,窗外流动的是都市的秋风,没有大自然清新辽远的气息。今年夏天回故乡时,我从长江边采了几枝未开放的芦花,回来插在无水的盆中,它们居然都—一开出了银色的花朵,使我欣喜不已。这些芦花,也使我联想到自己鬓边频生的白发,这是人生进入秋季的象征,谁也无法阻挡这种进程,就像无法阻挡秋天替代夏天、春天替代冬天一样。不过我想,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四季,大概是可以由自己来调节的。当生存的空间和生理的年龄像无情的网向你军过来时,你的心灵却可以脱 yǐng而出,飞向你想抵达的任何境界,只要你有这样的兴致,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的勇气。
是的,此刻,聆听着秋声,凝视着芦花,我在问自己:你,还会不会变成一只大雁,到自由的天空中飞翔呢?
小题1: .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四分)
(1)jié( )问    (2)脱yǐng( )而出
小题2: .请概括:秋的到来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和人生感悟?文章又是如何引出感慨和感悟的?(6分)
小题3: .第4段划线部分.作者通过幻想表达了什么?(4分)
小题4: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四季,大概是可以由自己来调节的”这
句话的理解。(4分)
小题5: .写那几技“插在无水的盆中”的芦花,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 .(1)诘(2)颖
小题: 、感慨:在都市里不容易品味大自然的秋色,都市人只能用回忆来想象奇妙的自然秋色。
感悟: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四季,大概是可以由自己来调节的气文章从秋风起、从“我”的爱遇想,引出感慨。接着回忆小时背的古诗,指出古人享 有自然之乐的境界。然后很自然地回忆“我”年轻时在大自然中的退想。再从芦花联想到自己年岁渐长,而最终引出了人生感悟。
小题: .(4分)向往自由。追求理想,憧憬人生。(大意对即可)
小题: .(4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灵和精神也会起变化(如青年、中年、老年之不同),就像经历四季一样。但是,人只要能保持心灵的自由,保持对人生的憧憬,那么就可 以拥有年轻的心灵和精神,也就是可以自由调节心灵和精神的四季。
小题: .(4分,每点2分)(1)表达作者对故乡的大自然秋色的深深眷恋和向往。(2)联想到白发,自然而巧妙地引发出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秋兴赵丽宏秋风一天凉似一天。风中..”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