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罗锅桥吴宏博罗锅拉着他收破烂的车子,沿着河岸向村子走来。河水不深,却淌得很急。他听见了孩子们的笑声。是对岸孩子放学回来了,打闹着,笑着-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罗锅桥 吴宏博 罗锅拉着他收破烂的车子,沿着河岸向村子走来。河水不深,却淌得很急。 他听见了孩子们的笑声。是对岸孩子放学回来了,打闹着,笑着。河这边有几个家长已早早地站在那儿等他们,因为河上没有桥,家长们不放心,每天接送孩子们过河已成了村里一道不变的风景线。 罗锅远远地站在那儿,静静地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背过河来。他无儿无女,是村里的老光棍,整天拉着那辆破车子,到周围几个村子收破烂。罗锅叫得久了,他的真实姓名已慢慢被人忘记。 “该有座桥了!”罗锅看着那群可爱的孩子,突然就有了这么个想法。 这时河岸不远处的坟地里响起了一阵鞭炮声,过了河的孩子们就飞跑向坟地,去捡那些哑炮玩。那是村里的石蛋为未过世的父母在砌砖墓,今天是竣工的日子。 村里这几年兴起了砌墓热,才四五十岁的人,儿女就把墓给砌好了,就好象是单等着死了。那一大片坟地已快被占完了。 罗锅向坟地望了望,叹了口气,拉着那辆破车子,一路“咯吱”着向村子走去。 以后罗锅每天都要从这河边经过,远远地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地过了河,他才离去。嘴里念叨着:就在那儿吧,河床窄些。需要五千块,每天拉五十块…… 人们发现罗锅每天回来,车子上都拉着五十块砖,在那河岸上一步步吃力地向村子走来,那背就弓得更高了。他毕竟已是六十岁的人了。 一天、两天,两个月过去了,罗锅的门前已码了一大堆砖。 人们都说罗锅防老,没有儿女,就自个儿准备起了砌墓的料。有的干脆说,一个老光棍的砌啥墓,死了随便挖个土坑一埋不就得了,真是眼红了,人家子孙满堂,你有吗? 罗锅仍然往回拉着砖,听说是每天将收的破烂卖了,顺路回来在砖瓦厂换成五十块砖。再多了他买不起也拉不动。 一月又过去了。罗锅望着家门前那堆砖,心里想着那座桥,他仿佛看见孩子们唱着歌从上面欢快地走了过去。快了,再过几天就够了!他笑了,脸上那深一道浅一道的,分不清哪些是皱纹,哪些是笑容。那堆砖在夕阳里红得就跟血一样! 几天后,人们无意间发现罗锅已死在了那间破屋里,眼睁得圆圆的。人们估计是得了什么急症。没有人认为有什么可惜的,不就一个罗锅吗! 最后村上出面,用罗锅的那堆砖为他砌了座墓,帮他把眼合上,葬了。葬埋的那天,村长带领村里人,在坟前为他点了炉香,鞠了三个躬,说:“罗锅,你终于如愿以偿,睡在了砖砌墓里,地下有灵,也该瞑目了吧!”什么回声也没有,只有那风把纸钱吹得四处乱飞。 人们很快就淡忘了曾经的罗锅,村里好象什么也没少。 十几天后,外村一位泥水匠来找罗锅,人们告诉他罗锅已死了。泥水匠说:“死了,怎么就死了!一月前他在我们村收破烂时,告诉我说是等料齐了,让我给你们村盖座桥!那时他还好好的嘛!” “桥!什么桥?”村人很奇怪。 “怎么,你们不知道?他说你们村孩子上学不方便,便决定用捡破烂的钱给村旁的小河盖座桥!我今天就是来看看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村人恍然大悟,他们这才想起了曾经的罗锅,明白了罗锅曾有的心愿。 一月后,一座桥横在了村旁的小河上。桥是拱形的,人们说那是罗锅趴着的样子。竣工的那天,村长重新带领大家到罗锅的坟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说:“罗锅,安息吧,你的心愿我们替你完成了!噢,我们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罗锅桥’,好吗?” 小河日夜哗哗地从桥下流着,桥上那三个“罗锅桥”的红漆大字在阳光下灿灿生辉。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3分)
小题2:作者以“罗锅桥”为题,作用是什么? 小题3:请分析村长带领全村人,两次为罗锅三鞠躬的具体含义。 |
答案
小题1:BE 小题2:(1)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2)罗锅桥既是老人形象的体现,又是老人精神品格的象征。 (3)对老人的怀念。老人的身躯消失了,却在人们心里刻下了一座永恒的墓碑。 小题3:第一次是对一个普通老人的去世的简单的告别仪式。 第二次是对主题的升华,村民被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是对老人的敬重和深切的怀念。 |
小题1:(B此时的心理矛盾不对,E主人公伟大的一生评价过高)(答对一个给1分,答对两个给3分,一对一错给1分) 小题2:无 小题3:无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罗锅桥吴宏博罗锅拉着他收破烂的车子..”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各题。胡同里的孩子很多很多年以前,我是一个胡同里的孩子。我住的那个院子曾经是一个国民党大官的旧宅,特别大也特别深。说是大户宅院,其实早已失去了它原-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钱学森的感召王童我不是科学领域里的人,自然也谈不上对钱学森先生在这方面有什么认识。但若说到对钱学森彻底的不熟悉、不明白也不完全尽然,因-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