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咬文嚼字改善社会语文环境余志鸿一场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不到一个月时间收到了20万读者的回应。这场大赛呼唤着人们对祖-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咬文嚼字改善社会语文环境
余志鸿
一场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不到一个月时间收到了20万读者的回应。这场大赛呼唤着人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应用的强烈责任感,也呼唤着人们对世博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令人欣喜。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它使人与非人类的行为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成为人际沟通的工具,把人类组织成社会。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它不仅“包装”着语言符号,更具有扩大和完善语言的作用,以及超越时空的交际功能。人类依靠语言和文字符号,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子孙后代,形成了文化传统。但是,由于语言文字的发生十分久远,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这一切已经存在,每个人生活在语言文字环境中,却往往忽视其存在的重要性,于是出现许多误传、误写的现象,造成人际交流和信息传输的障碍。古代有“穿井得人”和“三豕过河”的传说,就是说明语言文字使用错误造成的危害。所以古往今来社会有识之士十分重视咬文嚼字,以维护语言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语言规范更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早就对“恶搞”文化中出现的语言文字错误深感不满,这些混淆视听的错误,污染着语言文字环境,污染着人们的心志。三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告诫我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又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严肃指出有文明修养的人说话、写文章,是不能随便马虎的。但是,现在我们到处看到一些错别字:广告语中的“渡假村”、失物招领中的“认领遗物”、店铺里的“哈蜜瓜”、饭店菜单上的“宫爆鸡丁”等等,不一而足,令人目不忍睹。今天一场咬文嚼字大赛,涌现20万讨伐错别字的“君子”大军,为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无所苟”地敲响了轰隆的边鼓,真是令人振奋。
语言和文字又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文化热,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媚俗文化风靡,充塞错别字的作品俯拾皆是,电视荧屏上的文字错讹随处可见,传媒文化的粗制滥造比比皆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对语言文字规范的不重视和对语言文字文化含义的一知半解。比如不知上海简称“沪”的来源,不知安徽有个“亳州”,不知宋代诗人叫杨万里,不知人生百年曰“期颐”;把张恨水小说误写成《啼笑姻缘》,把“联袂”演奏错读成“联jué”。这次借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的东风,掀起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浪潮,把人们日常所见、耳濡目染的一些语言文字上的文化失误列为赛题,无疑对民族文化传播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博会将凭借多元文化国际交流的舞台,充分展示华夏文化。我们高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既是向世界亮出我们改造和优化环境的决心,也是向我们自己激励中华文化振兴的宏愿:提升城市形象,呼唤城市生活更美好,包括改善语言文字环境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
(选自《文化周刊》2009年9月4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在数字时代,语言规范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那些混淆视听的错误,已经普遍地污染着语言文字环境。
B.语言是一种使人与非人类的行为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的特殊的符号系统,它成为人际沟通的工具,把人类组织成社会。
C.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它具有扩大和完善语言的作用,以及超越时空的交际功能。
D.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人类依靠语言和文字符号,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子孙后代, 形成了文化传统。
E.语言文字使用错误会造成人际交流和信息传输的障碍。因此,古往今来的所有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咬文嚼字。
小题2:下列关于“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的表述,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A.这次大赛旨在迎接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读者回应积极。
B.这次大赛有效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令人欣喜。
C.这次大赛大张旗鼓地讨伐错别字,推动了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令人振奋。
D.这次大赛把人们日常常见的一些语言文字上的文化失误列为赛题,无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AE
小题2:B


小题1:A添枝加叶,文中没有普遍。E扩大了范围,不是所有有识之士。
小题2:B是呼唤着对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没有说提高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咬文嚼字改善社会语文环境余志鸿一场迎..”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