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慎微所谓慎微,是指重视细微的或初发生的事端,对之持谨慎态度。“慎微”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最早使用,当属《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但有关慎-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慎 微
所谓慎微,是指重视细微的或初发生的事端,对之持谨慎态度。
“慎微”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最早使用,当属《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但有关慎微的思想,在《淮南子》之前,就已有思想家论及。例如,《吕氏春秋?察微》中有“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此处“察其秋毫”即含有慎微之意。此外,陆贾所作《新语》中有《慎微》篇,虽然其篇名疑为后人所拟,但篇中有关慎微的思想为陆贾本人所阐述,则是无可争辩的。如“采微善,绝纤恶”等。
古人讲慎微以他们对于“微”与“著”、“小”与“大”之关系的认识为基础。《老子》六十四章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借助于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微”与“著”的关系。《荀子?大略》中有:“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小”与“微”累积起来,就可以成“大”成“著”。荀子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另据《汉书?董仲舒传》:“臣闻众少成多,积少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此处,从“小”与“大”、“微”与“著”的关系中直接推出了慎微的道理。又如《后汉书?陈忠传》称:“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显然,古人对于“小”与“大”、“微”与“著”的关系的认识,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因素。如果没有一定的辨证眼光,是无法推出慎微的结论的。
《礼记》之《经解》中有“慎始”一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此处所谓“慎始”,其意与“慎微”相近。事物之始端,往往细微难辨,若不谨慎对待,则可能以毫厘之差而致千里之谬。从毫厘之“微”到千里之“著”的这种变化,就是未能慎微的后果。
由“小”与“微”累积而成的“大”与“著”,既可能是好的结果,又可能是坏的结局,这要依“小”与“微”的性质而定。若是小善、微善,则慎而积之;若是小恶、微恶,则慎而去之。慎微的这两重含义,也多见于古人的论述中。例如,《易传?系辞下》中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然而,在古人的言论中,也偶见有与慎微之德似乎不一致的主张。例如,《论语?子张》:“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但若细加辨析,则可发现古人所说可“出入”之“小德”,乃是无关乎大德或无损于大的细微之事。另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设鸿门宴,欲伺机诛刘邦。刘邦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情势十分危急,本该不辞而别,但刘邦仍犹豫,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可见,此时“不顾细谨”、“不辞小让”,实为情势所迫,如过分注重礼节上的细微之处,反而会招致杀身之祸。因此,樊哙所言仅限于特定情况,也并不意味着对于一般情况下慎微之德的否定。
进一步说,为了正确运用慎微之德,必须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小”、“微”与“大”、“著”相比较,后者更为紧急、更为重要,因此,在“小”、“微”之事与“大”、“著”之事同须料理之时,当以后者为急务。这不是对慎微的否定,而恰恰合于慎微之目的。
小题1:下列不能体现对“慎微”一词含义的一项          (   )
A.《吕氏春秋?察微》中有“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B.《礼记》之《经解》中有“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C.《易经?系辞下》中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D.《论语?子张》中的“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虽然在淮南子之前,就有思想家论及“慎微”,但慎微的思想最早是淮南子提出的。
B.《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苟子?大略》的“尽小者大,积微者著”,《汉书?董仲舒传》的“臣闻众少成多,积少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后汉书?陈忠传》的“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都包含着朴素辩证法
C.“慎微”有两重含义:善者积之,恶者去之。这是由“小”和“微”的性质决定的。
D.为了达到“慎微”的最终目的,在“小”、“微”之事与“大”、“著”之事同须料理之时,我们要抓事情的主要矛盾,选择急重的事情先办。
小题3:下面是文章外的一些古人的观点,不符合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   )
A.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司马光言:“夫水之微也,捧土可塞,及其盛也。漂木石,没丘陵。火之微也,勺水可灭,及其盛也,焦都邑,燔山林。”
C.朱熹曰:“是从见闻处至不睹不闻处皆戒慎了,又就其中于独处更加慎也。”
D.《贞观政要?规谏太子》:“勿以小恶而不去,小善而不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1:D不能体现对“慎微”一词含义
小题2:A说法不符合文意
小题3:C(是释“慎独”的)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慎微所谓慎微,是指重视细微的或初发生..”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