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生命的迷彩廖翊余晓洁17日中午,记者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机前往青海-语文
题文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生命的迷彩 廖翊余晓洁 17日中午,记者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机前往青海玉树。飞行两个半小时,降落西宁机场。货机、救护车、运输车……不大的西宁机场显得有些拥挤。“八一”标志的大型运输机给机场增添了别样的气氛。 又见迷彩!在记者转机前往玉树的候机厅,满是身穿迷彩服的士兵,体格壮实,肤色黝黑,神色疲倦。 “是去玉树救援吗?”记者问。 “玉树已经有我们的战友了,我们是在西宁机场负责救灾物资的搬运。”战士回答。 一个多小时后,记者转乘的伤员运输机降落在玉树机场,遍地的迷彩让人为之一振。 一个个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将一名名受伤群众或抬、或背、或抱地送上引擎轰鸣的飞机;又将飞机上卸下的各种救灾物资或推、或扛、或提地送往一辆辆汽车…… “我们是15日凌晨2点赶到玉树的,已经在结古镇进行了两天的生命救援。”一位叫赵彦军的士兵对记者说。14日上午10点,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左右,他所在的青海省军区某步兵团便集结完毕,向玉树进发。 “由于时间紧,我们每人只发了一点点面包、一瓶矿泉水就出发了。我们争分夺秒,就想早一分钟赶到灾区施行救援。”小赵说,凌晨2点赶到结古镇时,透过汽车的灯柱,震后的惨状让他们目不忍睹,大家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投入到生命的大营救中。 “为了更有效营救,我们向老乡了解哪座建筑下可能有生命迹象。到了下午2点,我们一个连就成功救出了10多个藏族同胞。” 小赵向记者回忆起第一次成功施救:“那是一个7岁的藏族男孩和他的外婆。我们都欢呼起来,有一种胜利的感觉……当救出的藏族同胞用大拇指向我们表示感谢,并且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时,我们特别激动。” 两天的生命营救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玉树机场进行抗震物资的转运和伤员的转送。 “地震发生后,玉树机场成为重要的生命线。”兰州军区某运输部助理员李广银介绍,截至17日下午,他们抢运伤员约1500名,抢运救灾物资逾500吨,并做了大量协助民航运输安全保障的工作。 “15日到17日是伤员、救灾物资密集到达的时间,玉树机场开通了夜航,成为24小时机场,我们的官兵基本上没有任何休息……” 走出机场,仍是迷彩——兰州军区323医院医疗队的帐篷醒目地扎营在机场外。 “我们15日早上赶到灾区,首先在受灾最重的结古镇展开救治,当天处置了360多个伤员。今天早上,奉命到玉树机场开设伤员空运救治医疗点,目前已护送1500名伤员。”兰州军区驻陕某分部卫生处处长魏敦宏介绍。 记者了解到,眼前的迷彩有着非凡的经历:2008年5月,他们在汶川地震灾区坚守三个月;2009年,又作为中国第九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队的成员在遥远而艰苦的非洲执行神圣使命,为中国军人赢得荣誉。 “我们这次来了60名队员,其中44名参加过汶川救灾医疗队,10个去过刚果(金)维和。3月30日,10名队员才从刚果(金)回来,正在休假,便接到命令赶赴玉树。” 离开机场前往结古镇,再见迷彩——我们乘坐的车是部队的一辆越野吉普,开车的姓罗,是兰州军区驻金昌某部的一位士官。 “我们近3000名官兵经过20多个小时,驱车1400多公里,今天凌晨到达玉树。路上我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到玉树后,我被分配来机场转运救灾物资。” 尘沙滚滚的路边,满是倒塌的民房,新搭的蓝色帐篷。小罗的手机响了。 “哦,我已经到了玉树,都挺好的,不累……”小罗声音沙哑,眼睛满是血丝。 小题1:请简要概括赵彦军所在部队开展救援活动的过程。(4分) 小题2:新闻以小罗的语言和肖像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以“生命的迷彩”为线索来组织本文的。(4分) 小题4:这篇新闻札记在写法上灵活而富有特色,请选择某一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6分) |
答案
小题1:部队14日上午10点向玉树进发,凌晨2点到达结古镇,进行了两天的生命营救,2天后到达玉树机场进行物资转运和伤员转送。 小题2:作者以点带面,通过小罗语言与肖像的矛盾展现了救援部队工作的紧张与辛苦;表达了对部队奉献精神的赞颂之情。 小题3:作者在西宁机场“又见迷彩”,“玉树机场,遍地的迷彩”,“走出机场,仍是迷彩”,“前往结古镇,再见迷彩”;通过空间转换充分展现了在这次生命救援中人民军队无处不在的现实。 小题4:示例一:文中有大量的语言描写。通过这些语言,一是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二是增加了报道的容量,比较全面地展现出人民军队在抗震救灾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巨大成效。 示例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具体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一是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二是增加了报道的容量,真实地展现出人民军队在抗震救灾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巨大成效。 其他方面言之成理亦可。 |
略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余秋雨一位友好的美国音乐人说:“每个初次来华的西方人都会有点吃惊,为什么没来之前对你们有那么多误会。有可能,你们的宣-语文
下一篇: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英雄立夏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她坐在台下,晶亮的眸子映照出台上-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