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母亲肖云儒在编《民族文化结构论》这本集子的时候,常常想起我的母亲,要是她活着,今年已是80岁整。二十八年前弃我而去,她52岁-高三语文
题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母亲 肖云儒 在编《民族文化结构论》这本集子的时候,常常想起我的母亲,要是她活着,今年已是80岁整。二十八年前弃我而去,她52岁,正好是我现在的年纪。 几十年来,思念有如流不断的涧水,剪不断的云翳。思念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而在研究学问时,如此执拗地、排解不开地想起她,还是头一次。 好不惑然。 半岁丧父,亦无兄弟姐妹,母亲终生守寡,将我拉扯大。我于她,她于我,都是唯一的、独有的。她携着我,我搀着她,脚印交织在人生路上。 母亲大半生任教于中学,晚年调入图书馆,一直住在单位的单身房间。我初中以前,被寄放在外婆身边,她每周回来看我。高中起我在市郊一所学校住宿,每周必定回去看她。 有次她对我说:下星期有事不能回来了,不要想她。那分外的温存,使我过敏地感到这是要扔下我远行,竟然怀着少年人不该有的悲哀和惶惑,悄悄跟在母亲后面足有一个钟点,直到看见她确实进了学校的大门,而不是去了车站,才脚踏实地踅回。 又有一个星期天,因为下雨我留在学校没回家。雨停,时已过午,想不到她让一位学生步行15华里来看我。我便又步行15华里回去,让她确证儿子的安然无恙。那时中学生很少骑有自行车,我们用脚板一步一步丈量感情。 每一次离别,无论短长,母子都要和孑然一身的孤独作一次搏斗。大约从那时候起,中国古典文学中描绘“倚门倚闾”的诗文书画,便一遍一遍地感动着我。 实在也苦了她。因着浓冽的爱不能不压抑自己的爱。 母亲是知识女性。整整四大本相册,记录着她挥斥方遒的激情的青年时代。 “一二·九”运动在北京的有轨电车上散发传单。 搂着卢沟桥的石狮子大笑。六位女同学平卧雪地,摆成六角的冰花。 在教会学校和美国神父面对面论辩…… 她并不封建,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史剧中,一再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性呼吁。但在28岁守寡之后却没有重新组织家庭,尽管有人撮合,尽管外婆催促。我想那是为了我。成年之后,我才加倍痛切地感受到母亲这样子生活的孤寂。孤灯冷月下的24年,八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是容易的么?每当她听唱片,便有如一颗孤寂的心在自言自语。囿于当时的文化氛围,加之我不是女儿,上大学后几番欲言而未启齿。 母亲的感情生活中为儿子的自戕,使我终生内疚。 母子之间的爱都无私。 就连母爱,她也不能不斟酌着、节制着表露。 作为寡母,她必须同时具有父之尊、师之严、友之诤。 对我的功课近乎残酷的督查,每每使外婆暗自流泪。至今想来,仍然引起甜蜜的战栗。我甚至很过她,又终于懂得能够从小接受大松博文式的教练,是我的造化。那远低于家庭经济水平的简朴要求使我简朴,那不完成计划不能睡觉的训令使我勤奋。铁器是在铁砧上锻打出来的,若要一位寡母如此来锤打自己的独子心里是怎样的滋味? 直到今天,母亲严厉的目光,仍在天宇中监测着我,催我奋力奋进,催我自思自审。 由不惑而届知命,母亲有了一点变化。先是稍稍超脱了繁忙的学校行政,而后又稍稍超脱了省图书馆的机关事务,重新拣起历史专业,开始了女性系列历史剧的写作:《嫘祖》《班昭》、《李清照》、《赵飞燕》《武则天》……直到《秋瑾》。有的演出了,更多的存于箧底。《秋瑾》只写了第一场,便和一封给我而未发出的信,一块掰开吃了一半的点心,永远留在了桌上。——第二天,她被死神遽然劫持,因为脑溢血在省人代会发言后倒下。从此长卧于江南的红土地中。 转向历史,对母亲来说,也许是一种人生的沉凝,也许是一种感情的蒸腾,我不得而知。也许阅历总要使人皈依土地,皈依文化土壤。 也恰恰是由不惑而届知命,我的兴趣悄悄地发生转移,开始钟情于历史文化。内中原因也不得而知。分明不是有意识要接续母亲在52岁时嘎然中断的工作,只能说是生命自然运行的结果了。 生命来源于母体。精神根植于历史和现实既在的文明成果。每个人都从脚下的土地上起步,经历了青春的翱翔,总有一天要重新降落在土地上。尽管那是另一块土地,尽管那里有另一番风致。 自从剪断脐带,我和母亲的联系由血肉的直接交溶转而为语言和文字的传递,为眼的流盼,为心的感应。50多年中,我们日甚一日娴熟地在各种有声和无声的频道中联系,哪怕地隔千里,哪怕分隔于两个世界,一直相依为命。 有时我想,母亲之于我,已经是一种传统,一种标尺,一种基座,一种象征。有了喜悦,走了弯路,面临抉择,很自然地就和冥冥中的她对话。那往往是以历史和人生的基座在检视自己。 真应了郭沫若早年的名句:“一的一切”,“一切的一”。母与子这两个“一”,占有着对方的“一切”。母与子这两个“一切”,凝结为对方的“一”。 近30年了,回江南扫墓的机会那么少,我几乎没有正式祭奠过她,也没有一篇怀念母亲的文字。这都是儿子的罪过。 我的母亲,愿这本涉及历史和文化土壤的书,能寄给你些许的慰藉,能赎回我如山的歉疚。 小题1:共同走过苦难的母子,他们有着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心理,请问这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作简要概括。(4分) 小题2: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3:母子之间感情如此厚重,为什么作者要在母亲辞世28年后才写这样一篇回忆性的文章?(6分) |
答案
小题1:①母子“用脚板一步一步丈量感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②“倚门倚朝”的诗文书画所激起共鸣 ③“每一次离别,无论短长,母子都要和孑然一身的孤独作一次搏斗”的心路历程 ④成年后“甜蜜的战粟”的回忆与知母亲锤打孩子的心里滋味的一致。 (每答对1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①母亲是一位曾经历过“挥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时代”,并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 史剧中,一再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性呼吁的知识女性。(2分) ②母亲是一位能以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来诠释母爱内涵的伟大女性,为全身心担负起儿子成长的重任,在感情生活中为儿子自戕,与儿子相依为命地走过“孤灯冷月下的二十四年,八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2分) ③母亲同时具有“父子尊、师之严、友之诤”,她“斟酌着、节制着表露”母爱。(1分) 或者作如下回答:母亲是一位疼爱儿子,教子有方,(2分)而且思想进步,有社会责任感(1分)的知识女性,她全身心担负起儿子成长的重任,在感情生活中为儿子自,与儿子相依为命地起过“孤灯冷月下的二十四年,八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母亲同时具有“爷子尊、师之严、友之诤”,她“斟酌着、节制着表露”母爱,她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史剧中,一再为她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性呼吁。(分析2分) 小题3:①写作此文时,作者已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学者,与母亲一样,都钟情于历史文化, 相近的年龄,类似的经历,使作者对母亲的转向有了切身的体会,对母亲的认识更进了一层, 这是只有经历岁月后才能获得的体悟。 ②在作者与母亲相隔于两个世界二十八年的漫长岁月,作者对母亲的思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 长,对母亲人生的认识与领悟不断升华,历时越久。母受在作者心中就积演得越深,这种跨越 时空的情感是最真挚的,也是最耐人寻味的。 ③28年后的今天,在编《民族文化结构论》这本集子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我的母亲,画近三十年里,回江南为母亲扫墓的机会极少,也没有一篇怀念母亲的文字,我深感愧疚同志是写此文纪念母亲。(3个得分点,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
略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母亲肖云儒在编《民..”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生命的进化正如生命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谜一样,生命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也还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地球上空-高三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大学的异化班荣鼎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世俗影响,大学的功能出异化,德育不再为首,甚至变得可有可无,大学的异化是指大学在发-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