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诊所里的母亲流感说来就来了。好像,城市里每个人都在流鼻涕。这让他的诊所里,总是堆满了人。诊所不大,靠墙放着两个并排的长凳,人们挤坐-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诊所里的母亲 流感说来就来了。好像,城市里每个人都在流鼻涕。这让他的诊所里,总是堆满了人。 诊所不大,靠墙放着两个并排的长凳,人们挤坐在那里,有秩序地,一个挨一个地,等着他开出药方,或在头顶挂一个吊瓶。这场面让他稍有欣慰。他不喜欢有人插队,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 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比如现在,他已经忙了一个上午,面前依然晃动着没完没了的病人,这样他就有些烦躁。后来他更烦躁了,因为他看到一个没有排队的女人,身子有些佝偻、头发已经花白的女人。女人紧抱着叠成筒的被子,踉跄着慌张的脚步,直接挤到他的面前。他看到女人在皱纹间顽强地挣扎出一双浑浊的眼,吸盘般吸附着她的脸。女人说,看病,感冒了。声音沙哑。 他皱了皱眉,用手指着长凳上等候着的那些人,说,都看病,都感冒了。 女人说,我给你钱。 他的眉毛马上打成结,他说都给钱,这里没有赊账和赖账的。 女人并不理会他的话,说,孩子感冒了,很严重,你快给他看看。女人轻轻拍打着怀里的被筒,露着焦急和紧张的表情。 女人递过来一张破旧的两毛钱,他认为这张钱的年龄,应该不会比女人小多少。 女人小心冀冀地揭开包得紧紧的被筒一角,他歪着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愣住了。他突然记起有人曾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想,也许面前的老女人,就是故事里的主角。 你不要理她。坐在凳子上的一个男人说,我认识她,这附近所有的国营医院和个体门诊,没一个理她的。 他摆摆手,示意男人不要说下去。他轻轻问女人,孩子病得很重吗? 是的,很重。女人说,他整夜咳嗽呢。 还有呢?他问,他把听诊器小心地塞进被筒。 不吃饭,有时候发高烧……夜里总是哭!女人说。 你别理她!坐在凳子上的男人又说话了,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呢! 你闭嘴!他冲着男人吼。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 男人撇撇嘴,不说话了。 给他打一针吧。他朝女人笑笑,马上就好,不会疼的。他站起来,把椅子让给女人。 现在好了。您摸摸看,是不是不烧了?过一会,他对女人说。 好像是呢。女人的表情终于平静下来,嘴角有了些笑。 回去的时候,把被子包严实点,别让他受凉。他叮嘱着女人。 那谢谢你了……不过明天我还想来,您再给他看一看,行吗?女人说。 当然行。他收下女人推过来的两毛钱。 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脚步也变得轻盈。走到门口的时候,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笑得他心酸。 他开始给下一位病人开药,挂吊针。他心里想着那个故事:单身的母亲和17岁的儿子,儿子辍学打工,摔下脚手架,死去……母亲疯了,每天抱一个被筒,到处找人给儿子看病。她总说,儿子刚满两岁,没有人理她…… 他想,被子里包的那个干瘪的、脏兮兮的枕头,应该是她儿子枕过的吧。 他流下一滴眼泪。 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2)小说是如何塑造医生这一形象的?(6) (3)小说最后一段写“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有什么作用?(6分) (4)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答案
1.A、D 两项,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5分 2.正面描写(神态、心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环境和男青年) ①通过心理描写“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展现医生人性的善良。 ②医生看到“孩子”前后的神态变化,突出了医生的善良,富有同情心。 ③医生对青年的呵斥和对母亲的温和言语的对比,体现了医生的爱心以及医生对于青年冷漠态度的不满。 ④为“孩子”打针的细节描写,鲜明生动地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慈爱,显现了他美好的内心世界。 ⑤环境烘托。开头诊所嘈杂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医生工作的烦忙,烘托人物烦躁的内心。 ⑥对比衬托。青年人冷漠的态度反衬医生对母亲耐心温和态度的可贵,彰显了医生崇高的人格与人性。 答出一点并举例说明给2分,其中第六点必须答出。 3.①情节上的照应。女人说“明天我还要来”“以后我每个月都要来”,医生回答说“当然可以”“绝对没有问题”,这里是对女人要求的更深层次的照应回答。 ②突出形象。使医生善良的品行得到了进一步的突出。说明他先前的应答不是应付女人,而是把照顾母亲,给予母亲精神上的安慰当作自己的责任。 ③深化主题,医生的形象饱含着作者对世间真情的讴歌与呼唤。(每点2分) 4.小说通过青年人以及附近的国营医院和个体门诊对待母亲的态度,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冷漠的现实———对居贫局弱者冷眼相待,漠不关心,让我们看到一种人性的缺失。(2分) 现实生活中,像母亲和青年这样的形象随处可见(举例,2分)。 我认为,改变这种社会现状,需要多一些以医生为代表的人(2分),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默默地帮助他人,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平凡普通中彰显出美好善良的人性,带给社会以温暖和感动(2分)。 |
略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诊所里的母亲流感说来就来了。..”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张颐武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高三语文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民间统计也有一片天统计数据失真,特别是那些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统计数据让人觉得不够真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是长期以来在统计领域普遍-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