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这鸟,像一个熟人邓建华有朋友,美食家一个。多次邀约,去三地四县交界处,一个水乡小镇。吃野鸟,有斑鸠、八哥,还有麻雀。正宗的,点杀-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这鸟,像一个熟人 邓建华 有朋友,美食家一个。多次邀约,去三地四县交界处,一个水乡小镇。吃野鸟,有斑鸠、八哥,还有麻雀。正宗的,点杀,价格绝对温柔。 好吃,人之本能。去吧,不去白不去。 果然,在一幢农舍,有一只大鸟笼,摆在前坪,笼中,百鸟争鸣。有牛屎八哥,未成年斑鸠,跛脚鹭鸶,还有寻死寻活的麻雀,呆头呆脑的对鸭。问价,老板娘说,随你点,78元一份。再问,多少只算一份。再答,那看什么鸟,比如斑鸠,5只算一份。然后,逐一作答,态度极为友好。 这是家养的吧?我说。老板娘一笑,可能吗? 老板娘就谈起捕鸟经。水乡植被好,食物多,南来北往鸟们,误撞遮天网上,必被生擒,无一走漏。所谓遮天网,即在自家的平顶楼上,或湖洲,或田畴,高高竖两根木杆,其中挂一白色丝网。鸟类欢天喜地而过,怎会留意祸从天降。周边有卖网者。16元一张,便宜。捕成年鸟一只,赚10元,有多少,这家店全收。 哦,这么回事。 我蹲在鸟笼边,注意一只黑色的八哥。它眼珠转转,那神态,曾相识。或者说,它瞧我,像一个熟人。 我想起前几月,我窗台上的桅子花盆下,一只黑鸟不知何时,垒下一只精致的鸟巢。而我在窗内赶写一本书。就这样,我的作品集未完成,鸟的作品却精巧至极,令人叹服。我观察这位客人,她很勤奋,也很浪漫。不几日,还带着男朋友,来到新巢。又不多日,产下5枚鸟蛋。她专心孵护,数日,出来几只鸟仔。她天天出去捉虫,一趟一趟送回来,哺喂幼鸟。间或,公鸟会一同而来。鸟仔特别好玩,只要一有动静,就以为母亲归来,马上张嘴,嘎嘎叫唤。 这只黑鸟,在我的窗头,养了两窝,共10个孩子。待小鸟飞走,母鸟就离开了。那只鸟巢,因无鸟维修,逐渐衰落,慢慢腐烂,成了桅子花的养料。 曾经我想,这母鸟为什么不回?有了新址,恁自和男朋友快活去了?或是老了,飞不动了?现在看来,更大的可能是,站到这个笼中来了。或者,曾经在这笼中,哀成绝唱。那鸟,面临点杀,她会想起什么,她的男朋友?她的10个孩子?隔窗相望的,默默做着文章,从不相扰她的文字客?不得而知,也不敢臆想。顿感秋凉。 我花10元,买了那只看我像熟人的黑鸟。在我的阳台上,放飞一个艳阳天。开始愁闷,尔后释然。我有什么能力,去保护这些灵性的物类?我不是不吃晕的僧侣,也不是为捕杀鸟类而痛心疾首的动物家。我想的,仅是修复一个故事,一只黑鸟幸福一家的温馨。我不堪凝视,一个破鸟巢,在秋风中抖动,唤不回那只知冷知热的鸟……。我也思考,每一个人放飞一个故事,又有多少只鸟重归温馨,这张天网不是更加宏大么?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小题2:文章删去画线的句子“顿感秋凉”,并不影响全文意思的表达,作者为什么要加这一句,谈谈你的理解。(4分) 小题3:本文虽短,但写作很有特色,请举例加以赏析。(6分) |
答案
小题1:AD(A“以此表达对朋友的热情”有误。“温柔”从字面上看是指价格不高,实际上与前面“点杀”相联系,作者在此讽刺人类因满足个人私欲捕杀野生动物的残忍。D作者没有强调自己“低微和无奈”。) 小题2:一语双关,这里既是指时令是秋季,气候给人的感觉凉飕飕的;更是指作者想到这只八哥的遭遇和推想其情感(在作者看来,鸟类也有情感),感到心凉。 小题3:①以小见大,以一只八哥的命运,提示大家所关注的动物保护问题,以及人类的以己推物的心理。②文章前后照应,前文提到鸟巢的“不知何时垒下”,后文又提到的“从不相扰她”相照应;自己的“修复一个故事”与每一个人的“放飞一个故事”相照应。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如:从农舍前坪的“一只大笼”与窗台上的栀子花盆下“一只精致的鸟巢”构成对比,“鸟类欢天喜地而过,怎会留意祸从天降”中“欢天喜地”“祸从天降”构成对比;“放飞一个艳阳天”中的“艳阳天”使用了暗喻;“我有什么能力,去保护这些灵性的物类?”运用了设问。(其他说法,能言之成理即可) |
略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这鸟,像一个熟人邓建华有朋..”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王乃彦:“中国式”科学家(节选)杨虚杰2008年初,王乃彦等院士一行到天津大学参加有关科学教育的研讨,回京路上与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同行,这-高三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城市最重要的品质是人文蔡铭燕城市是人类的居所,城市的主角是人,也只能是人。很显然,对于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最重要的指引首-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