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小题。(18分)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赵涛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蛮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挨饿,这段经历对-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小题。(18分)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赵 涛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蛮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挨饿,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下都能适应。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艰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走过来之后,觉得那些苦都不算什么。我小学的时候,常常一天只吃一个馒头,饿,
没办法,那就喝水喝到饱。苦孩子有两种,一种是长大以后完全没有办法抵抗现代社会的诱惑,一个苦孩子进到大都市做官他可能会贪污,因为他小时候从来没有满足过;另外一种是小时候就对欲望有清楚的态度,像我这样的人,我不会被欲望搞得晕头转向。这几年我来大陆还有一件事,办学校,我已经办了三所学校,在台湾我有基金会、四座图书馆,因为我自己知道成长的不易,所以如果有机会,想让更多年轻人走出那个环境。
记者:因为您说过的一句话一“我们都是人”,我今天采访起您来感觉到很轻松。那么,走过青春那些青涩岁月,繁华落尽的年龄,您又当如何理解“我们都是人”?
林清玄:这句话年轻的时候用来勉励自我,现在应该更确定当初的想法,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平等心,人一样都是人,众生本平等。
其实作为一个人差距并不大。好比百货公司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秘方。人也是这样,作为95%的东西其实是很像的,比较起来差别就是其中很关键性的5%,包括人的养成特色,人的快乐痛苦欲望。你内观的时候要看到自己的5%,就不会迷惑;对外的时候你要观照那95%,跟人来往才能内敛、含蓄。简单点儿讲,前面是超凡入圣,后面是超圣入凡。 
记者:在华文读者圈里,您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您的文章又的确属于纯文学。在纯文学已经成为“小众”的今天,“林清玄热”说明了什么?   ,
林清玄:人教版的主编送我三本小学语文课本,三个年级都收录了我的文章,依据他们的统计,在大陆,估计1.5亿人在读我的作品,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多元,人们会有很多的情绪滋生,这些情绪需要得到安抚,需要出口,我想我的文章正好扮演一个安抚和出口的角色。从小到老,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小孩子能看到有趣的部分,老人能看到堑玺,跟一般的纯文学创作把文字搞得很深奥不一样,我是想越简单越好。喧嚣的时代,希望我的文字是一方清凉剂。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记得中国有位丈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大地文章,你把大地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丈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
记者:今天的大陆,拜金拜物,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的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俗),一边是一个人加个山谷的“山”(仙),“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怎么找到那个平衡点是很重要的,你让人不去追求欲望,那是做不到的,那好,你花一半的时间来追求欲望,一半的力量来使你的心更开阔、更平和。   
当然,不被欲望所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
记者:对于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文学是文化里面最顶端的东西,你要认识一个文化,最好的路口就是观察文学表现,你要了解印度的文化,就去读泰戈尔。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学应该作为一个文化的坐标,文化最清楚的表现。   
我曾说过,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青年文摘》,有删改)
【注】林清玄,台湾作家,先后出版138本著作,在华人阅读圈尤其是青少年中赢得了美誉。她的作品为人们传递着智慧的人生理念,显示了喜乐逍遥的生命境界。 
小题1:本次访谈,记者所提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请按照原文的顺序概括回答。
小题2:林清玄用“香水”这一比喻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小题3:在林清玄看来,文学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林清玄对目前的社会价值观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多重价值观下,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被采访者个人人生经历、对人生基本原则的理解、对文学的看法,以及对社会价值观的看法。
小题1:人与人之间相同的东西占绝大多数,而极少的差别反而成为关键性的特质,一个人应该以“众生平等”观点来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
小题1:对于社会而言,文学处于文化的最顶端,文学应该是一个文化的坐标;对于个人而言,文学是一个人生命最好的化妆,文学能够使人的心变得美,情变得深,从而使人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
小题1:(1)他认为今天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年代。人们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的判断。面对欲望和心灵的满足,应该保持心灵的平衡,做一个严正的人;不拒绝对欲望的追求,但更应该亘视追求心灵州:界的充实。(2)可以像作者的那样,用文学填充心灵世界,从而使心灵更开阔、更平和;也可以从传统价值观中寻求智慧,达到心灵的满足,比如传统价值观中的乐善笔施、安贫乐道等。


小题1:此题考查概括能力,结合原文顺序答题。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1: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思想积极、健康,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每点3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小题。(18分)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