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古装戏应弘扬主流价值观古装题材电视剧《甄嬛传》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夺得电视剧收视冠军。为探讨该类题材在历史观与价值观、艺术属性与娱乐-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古装戏应弘扬主流价值观
古装题材电视剧《甄嬛传》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夺得电视剧收视冠军。为探讨该类题材在历史观与价值观、艺术属性与娱乐功能之间的关系,给古装戏创作提供借鉴,日前光明日报文艺部举办了电视剧《甄嬛传》研讨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认为,题材本身有大小之分,但却无好坏之别。无论写重大历史事件还是写凡人小事,无论写帝王将相还是写嫔妃宫女,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有没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甄嬛传》和其他宫廷剧的区别在于:它无意于表现风流皇帝和俏丽佳人的绯闻艳史,而是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直面封建帝王生活的腐朽本质,揭示了在罪恶封建制度下人的异化。
“近来,各方人士对荧屏上‘后宫热’中的一些作品提出批评,根本目的不是要取消这类题材,而是要反对这类题材创作中低俗化倾向和违反创作规律的‘一窝蜂式’的跟风做法。”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说,那些大家批评的后宫戏要么“无视历史真实的基本要求,随意颠覆、编织重要历史人物的整体定位和相互关系”,要么“完全抛开对社会基本矛盾和当时历史主题的揭示,主要用后宫的情感波澜和权谋较量去揭示历史发展”,要么“无批判甚至以玩赏的态度去展示、美化后宫生活中的争风吃醋和权谋”。《甄嬛传》则完全不同于上述三者,它的主要人物都不是简单的欲望符号,而是被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把握。对于宫廷生活题材电视剧,从指导思想上讲,成败关键在于:创作者是用历史来解释后宫加权谋,还是用后宫加权谋来解释历史,是用先进文化感染人还是靠感官刺激加庸俗趣味赚取收视率。
中国视协副秘书长张彦民认为,在当前良莠不齐的古装宫廷戏格局中,《甄嬛传》是上乘之作,这不仅在于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细节描绘、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其思想内涵的深度和广度。该剧对于宫廷生活的刻画形神兼备,对封建皇权制度的批判鞭辟入里。《甄嬛传》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演绎了一个曲直有致的宫廷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间流露出对腐朽封建帝制的强烈控诉与批判。
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玉琴看来,《甄嬛传》极力将历史与艺术相协调,尊重历史规律,不走游戏戏说路线,注重对内涵的挖掘,显示出创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以及把握历史与艺术关系的能力和胆略。
《甄嬛传》通过对历史细节的锤炼,锻造出良好的美学品质。演员细腻的表演、考究的道具布景以及精良的音乐制作等都承载着创作者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透露出厚重的历史感与雅致的文化品位。
《甄嬛传》在各个频道播出以后,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在屏幕上一片“宫廷戏”的乱象中,《甄嬛传》以其深刻的批判意义,为该类题材创作提供了借鉴。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面不属于专家对“后宫热”中某些作品的批评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作品无视历史真实的基本要求,随意颠覆、编织重要历史人物的整体定位和相互关系。
B.完全抛开对社会基本矛盾和当时历史主题的揭示,主要是用后宫的情感波澜和权谋较量去揭示历史发展。
C.无批判甚至以玩赏的态度去展示、美化后宫生活中的争风吃醋和权谋。
D.剧中主要人物都是简单的欲望符号,靠感官刺激加庸俗趣味赚取收视率。
小题2:《甄嬛传》博得观众和专家的认可,下面对其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甄嬛传》的表现重点不是风流皇帝和俏丽佳人的绯闻艳史,而是揭示封建帝王生活的腐朽本质,以及在罪恶封建制度下人的异化。
B.《甄嬛传》用后宫加权谋来解释历史,它的主要人物都不是简单的欲望符号,而是被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把握。
C.《甄嬛传》拥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细节描绘、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拥有其思想内涵的深度和广度。
D.演员细腻的表演、考究的道具布景以及精良的音乐制作等都承载着创作者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与雅致的文化品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丁振海认为题材有大小之分,无好坏之别,重大历史事件还是凡人小事,都可以写,关键在于有没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B.李准认为人们对“后宫热”提出批评的根本目的是这类题材创作中存在“低俗化倾向和违反创作规律的‘一窝蜂式’的跟风做法”。
C.张彦民认为《甄嬛传》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演绎了一个曲直有致的宫廷故事,对宫廷生活的刻画形神兼备,对封建皇权制度的批判鞭辟入里。
D.刘玉琴认为《甄嬛传》将历史与艺术相协调,尊重历史规律,不走游戏戏说路线,注重对内涵的挖掘,显示出创作者把握历史与艺术关系的能力。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无中生有,文中第三段第三句只说《甄嬛传》“主要人物都不是简单的欲望符号”,而没有说其他“后宫热”作品人物是否都是“都是简单的欲望符号”
小题1:张冠李戴,第三段最后一句“成败关键在于:创作者是用历史来解释后宫加权谋,还是用后宫加权谋来解释历史”,根据对应关系,用“后宫加权谋来解释历史”是失败的作品,而不是《甄嬛传》
小题1:因果倒置,人们批评“后宫热”中的一些作品是要改变这类题材的“低俗化倾向和违反创作规律的‘一窝蜂式’的跟风做法”,而不是“存在”这一问题。另外文中没有明确指出这句话为李准所说。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古装戏应弘扬主流价值观古装题材电视..”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