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蛇宋以柱天刚上秋,陈大军家里出现了一条蛇。那天,陈大军从地里回家,放下扁担、镢头,觉得院子里多了点什么,就四下里撒眸。媳妇勤快,院-高一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 蛇 宋以柱 天刚上秋,陈大军家里出现了一条蛇。 那天,陈大军从地里回家,放下扁担、镢头,觉得院子里多了点什么,就四下里撒眸。媳妇勤快,院子里收拾得干净利索,陈大军没费事儿就发现了那条蛇。蛇很粗,蜷在北屋墙根晒太阳,宛若一盘冷艳绝伦的肉蚊香,让人心上直抽抽——针着眼摄你,青花皮,平头顶,肉鼓鼓的,蛇信子簌簌地响。陈大军努力稳了稳自己,僵着身子,倒退着,慢慢退回到屋里。 陈大军没有伤害它。陈大军心善。在坡里干活,见到蛇、青蛙、蜥蜴等,都不动它,任其不紧不慢地跑掉。 回到屋里,陈大军告诉妻子、儿子,墙根有一条大蛇,别惹它,或许有毒,也别伤它。妻子当即抖成一片风中的树叶,儿子却欢呼一声,弹出门去,去看蛇。 一时相安无事。 只有妻子有些神经质,去南屋里挖喂猪用的麸子、地瓜面,用木棍挑开盖子,远远地虚着,犹豫、哆嗉,生怕里面弹出一个带信子的花花脑袋。到院子显喂鸡、喂鸭,到猪圈里喂猪,也是看了地面,看墙角,确信蛇没出来,才去做该做的事。这哪像操持家务,简直是做贼! 隔三差五的蛇就要出现,只是蜷在那儿睡觉,像一个听话的孩子。媳妇有两次央求陈大军把蛇赶走:咱不伤它,让它离开就行!陈大军给拦住了,让它在这儿吧,它又没有固定的去处,别招惹它就行。蛇在这儿,老鼠就没了。果然,晚上就少了老鼠打架的惨叫,啃门框磨牙的“咯吱”声,也没了。 儿子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到处找蛇——蛇呢?蛇呢?老同学一样。有一两回,媳妇看到儿子蹲在地上,和蛇面对面的瞪眼,吓的差点尿裤子。儿子却小脸激动的通红,回头喊娘:“娘,娘,蛇吃什么?…‘吃鸡蛋。”儿子跑回屋拿一个鸡蛋,咕噜一下滚到蛇嘴边。儿子竞养上了。 嘿,养着!这又不是一头猪。现在农村人都不养猪了。 但陈大军还养猪。陈大军的一百多棵红富士,指着这两头猪攒粪。如今的农村,种小麦、玉米,栽果树,全靠化肥,把地喂死了,都快成石板了。所以,陈大军一直用土肥。养地。 每个月一次,把熟透的土肥,刨起来,从猪圈墙上的小洞里扬出去,晾干之后,推到果园里,堆一块,用稀泥封住,闷熟,备用。很辛苦,但是果树长得好,苹果个大,圆润,光泽好,嘎嘣脆,口感极好。 两头猪长到三百斤左右,就该卖猪了。现在的人嘴刁,鸡鸭鱼肉吃多了,也就有了讲究,专拣农村家养的吃,为啥?香,耐嚼,无激素,让人吃得舒坦。 精明的猪贩子,看准了这个市场,走街串巷,挨个敲门,猪和鸡都要,贩卖到城里,挣钱很足。杀猪的多肥头大耳,或尖嘴猴腮,走路噔噔噔,有劲,嗓门大,气也粗。 他们也收病猪、死猪。一头好好的猪,活蹦乱跳的,突然就病了,蔫头搭脑,不吃不喝。兽医也找了,村里的、镇上的,灌药,打针。忙活几天,扔上十元,还是吐着白沫死了。死猪身子还温乎呢,猪贩子就来了,会闻味儿似的,疼得自己掉肉的样子,唏嘘慨叹着,围着死猪转一圈,喊出一个价。女人就哭出声来。猪贩子咬牙跺脚,指天誓日地加上几十元,抬上车,走了。二百多斤的肥猪,就这样瞎了,白辛苦一年。 霜已经下过两回,有一天,陈大军从外面回来,碰到变了样的媳妇:“刚才有两个猪贩子来看猪,在猪圈里站了一会儿,嗷得一声出来,脸煞白,嘴直哆嗦,说是有蛇,跑了。” “谁让他们看的?” “偷着进来的,我听到动静,已经在猪圈里了。” 陈大军飞身跳进猪圈。没见到蛇。地上只有一个干净纸包。打开,是白色粉末。拿到村卫生室找到村医,用手一捻,闻闻,说了一句话:“毒饵。慢性的,四五天就要命!” 陈大军脑袋“嗡”的一下,撒腿去找那两个猪贩子。 空空荡荡的胡同里,只有风推着一堆枯叶…… (摘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小题2: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妻”对蛇出现的行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小题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人物不集中,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答案
小题1:DE 小题1:①突出了妻子的的恐惧心理,与夫、子的表现相映成趣,②推动了蛇落护院里及护猪情节的发生。(意思对即可) 小题1:示例一:人物集中。(1分)以蛇为线索组织情节,写一条蛇出现在陈大军家,均享受着大军和儿子的爱护,妻子害怕但也不伤害它,蛇不仅吓跑了老鼠,最终还吓跑了偷猪贼。(2分)表现了蛇与善良之人的和谐相处。(1分)并以猪贩之心的狠毒反衬蛇之善,突出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2分) 示例二:人物不集中。(1分)难以集中一个具体生动的人物,表现出的主题不够突出。(1分)若是以猪贩为主,突出他们的贪婪与奸诈,(1分)则前面内容偏重;(1分) 若以蛇为线,中间有关小商贩的大段叙述非常精彩但偏多,有所脱离蛇的情节(1分)文章还道出了农人的勤劳,着墨不少却被淹没予对猪贩和蛇的描述中了。(1分) |
小题1:D.本文的主题并非是“动物保护”;E.有“人物的细微心理”,无“外貌形象” 小题1:妻对对蛇恐惧,而夫和子却爱蛇护蛇,两相映衬起到了别样的表达效果。由于蛇的出现使得下面的买猪故事波澜起伏。答题时从两个方面答,一个是映衬作用,一个是推动情节作用。 小题1:本题为开放题,如果答集中,切入点为蛇,以蛇为中心,集中写与之有关的人物。如果答不集中,则切入点为农人,未能充分表现其特点。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蛇宋以柱天刚上秋,陈大军家里..”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士,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是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特殊阶层。一直以来,许多著名史学家都曾就士的身份与地位做过广泛而丰富的研讨.顾颉刚先生的“国士”说-高三语文
下一篇:文学名著阅读(10分)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薛蟠在外喝酒,遇到将玉函等人,因店里的跑堂拿眼看琪官,薛蟠就来气。第二天又到店里喝酒,-高一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