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渴望苦难马丽华①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高一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渴望苦难 马丽华 ①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地,小草裸露着根部,甚至被席卷而去。季候风把牧人的日子给风干了;要是雨水不好,又将是满目焦土。夏天是黄金季节,贵在美好,更贵在短暂。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旧时代的西藏,逢到雪灾就人死畜亡。我在此采访中听藏族老人讲述得多了。翻阅西藏地方历史档案的灾异志,有关雪灾的记载也多。那记载是触目惊心的,常有“无一幸免”、“荡然无存”字样。半年前的一场大雪,不是一阵一阵下的,是一层一层铺的。三天三夜后,雪深达一米。听说唐古拉一线藏北地区大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蒙难。不见人间烟火,更像地球南北极。听说牧人的牛马大畜四处逃生,群羊啃吃帐篷,十几种名贵的野生动物,除石羊之外,非死即逃。只有乌鸦和狼高兴得发昏,它们啄牲畜的眼睛,争食羊子的尸体…… ②山那边的重灾区多玛,正处于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长江的源头。彼时,富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何知道那大江怎样从劫难中出发!古往今来,洁白无瑕的冰雪如同美丽的尸衣,缠裹着藏北高原,几乎在每一个冬季! ③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 ④我读过一本译著中的一番话:科学成就了一些伟大的改变,但却没能改变人生的基本事实。人类未能征服自然,只不过服从了自然,避免了一些可避免的困难。但没能除绝祸害。地震,飓风,以及类似的大骚动都提醒人们,宇宙还没有尽入自己的掌握……事实上,人类的苦难何止于天灾,还有人祸;何止于人祸,还有个人难以言状的不幸。尤其是个人不幸,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了的理想社会里,也是忠实地伴随着人生! ⑤由此,自古而今的仁人志士都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中国知识分子从屈原以来尽皆“哀民生之多艰”;中国之外的伯特兰·罗素也说过,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他的一生。他说,那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他说,爱情和知识把他向上导往天堂,但怜悯又总是把他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他们中反响、回荡。因为无助于人类,他说他感到痛苦。 ⑥而这种痛苦无疑地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 ⑦这或许正是对于苦难所具特殊魅力的注解。 ⑧在唐古拉山的千里雪风中,我感悟了藏北草原之于我的意义,理解了长久以来使我魂牵梦绕的、使我灵魂不得安宁的那种极端的心境和情绪的主旋律就是——渴望苦难。 ⑨渴望苦难,就是渴望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一些,渴望风雪之路上的九死一生,渴望不幸联袂而至,病痛蜂拥而来,渴望历尽磨难的天涯孤旅,渴望艰苦卓绝的爱情经历,饥寒交迫,生离死别……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不然就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最后,是渴望轰轰烈烈或是默默无闻的献身。 ⑩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 小题1:作者在第1段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藏北高原的苦难的?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5分) 小题2:围绕“渴望苦难”这一中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逐层展开的?(4分) 小题3:根据文中作者对苦难的描写和渴望,分析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5分) 小题4:本文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展开论述,试从下列两例中选择一例,简要阐述文句含义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6分) ①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果。 ②幻想扶摇长空来一番“逍遥游”,以展示垂天之翼。 |
答案
小题1:①荒滩戈壁多,牧草矮小瘦弱。②冬春风季黄尘铺天盖地。③小草裸露,甚 至被席卷而去。④若雨水少,便是满目焦土。⑤草场青绿短暂。⑥夏季时有雹灾。⑦冬季雪灾人死畜亡。(答对其中四点即可) 小题1:作者到了藏北,明白了藏北高原感召我的魅力是苦难(1分);由藏北的苦难联想到人类的苦难,理解了渴望苦难是自己内心的追求(1分);意识到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1分);我们虽没能到达山那边,但我寻求到了苦难的真实内涵,精神升华到更高的境界(1分)。 小题1: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苦难,那生命的光彩将会全部剥落,更无幸福可言,因为,苦难给人以清醒,给人以使命感,只有战胜了苦难,人生才会熠熠闪光,幸福才会飘然而至。 小题1:①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果。 ②幻想扶摇长空来一番“逍遥游”,以展示垂天之翼。 含义:①表达了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创造美好人生的愿望;②表现了追求绝对自由,展示超卓才能的幻想。(3分,基本意思对即可得分) 好处:化抽象的思想为具体形象,表达深入浅出,熟悉可感的形象可以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增添了文采和意趣 |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B。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总分结构,或者说因果结构,果在前,因在后。第一句话总说藏北高原是“苦难”的,接下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苦难”的原因,也即是“苦难”的具体表现。把这些具体描写概括起来,就是答案。解答本题,关键在对这些“苦难”原因要有一个正确分类,后面部分听老人讲述以及翻看记载,都是为了证实雪灾人死畜亡的惨状。同时要依次概括,不要有遗漏。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到了藏北”,再是“在藏北”,最后是“虽没能到达山那边”,以上为答题要点,学生作答时可以不分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明确的提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而这个结论的得出,在前文有所记叙、议论,如:“而这种痛苦无疑地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不然就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等等。能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出苦难的意义,意思接近、语言通顺流畅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本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实际上是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学评论,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具体,分析在理,行文做到“叙评析”相结合。这样考试的方法做到了阅读和写作的真正结合,兼顾了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3分,答出一个要点可得2分,答出两个得3分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渴望苦难马丽华①藏北是充满了苦..”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徽州文化的商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的结合体,它从本质上是排斥商业精神的。统治者历来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以政-高二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高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