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昆虫是一对欢喜冤家。一些昆虫对人类有益,更多的昆虫对人类有害。人类一直期盼着有一种能够杀灭害虫的武器。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研制成功了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打头阵-高一语文
题文
人类和昆虫是一对欢喜冤家。一些昆虫对人类有益,更多的昆虫对人类有害。人类一直期盼着有一种能够杀灭害虫的武器。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研制成功了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打头阵的便是DDT。这些杀虫剂被大量使用,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严重污染,对天敌不分敌我,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等问题日渐突出。此外,有机氯类杀虫剂进入动物体内不能代谢排泄,会留下潜在的威胁,已使大量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在人体内也测出相当数量的DDT和其他氯类化合物,已引起许多严重的疾病,如白血病、肿瘤、肝硬化等。可见杀虫剂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又害苦了人类。现在害虫依仗自身对杀虫剂的抗药能力,正与人类进行着持久战。 为了克服害虫的抗药性和探索新的杀虫方法,科学家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前沿科学,对杀虫剂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不断有了创新,研究出不少新剂型,使用方法也做了不少改进。科学家发现昆虫的抗药性与其体内的生物催化剂———酶有关。酶是生物体进行分解、化合等一系列代谢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生物体中有1300多种酶,其中有一大类被称为“解毒酶”,如酯酶、酰胺酶、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等等。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各自的“魔法”:或像刀子一样将杀虫剂分子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或是将杀虫剂的“外衣”剥离掉,使其降解,失去原有的化学结构,导致毒性降低或消失。针对解毒酶的这种解毒功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抗解毒酶的增效剂。增效剂本身无毒,但能使解毒酶解体,抑制解毒酶的作用。因此,将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后显著提高杀虫剂的杀毒能力,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有效途径。 昆虫体内还有一类能帮助神经细胞做正常的信息传递的物质,如乙酰胆碱酯酶。科学家就利用一种抑制剂来抑制它的作用,使昆虫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断,虫体因此而陷入高度的抑制或兴奋之中,最后就死亡了。 (《科学通报》1998年第7期) 小题1:“使用方法也做了不少改进”句的“改进”是指(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
小题1:试题分析:将增效剂和杀虫剂“混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杀虫剂的杀毒能力,是防止抗药性的有效途径故谈的是“改进”。 点评: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只要把C项回归原文,和原文进行比照,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 小题2:试题分析:A“一部分”与原文“一大类”不一致;C只是害虫对农药的“解毒方法”之一;D“完全使农药的毒性消失”与原文“导致毒性降低”不一致。 点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解题核心是“提取信息”,这信息不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明确答题的方向。此外,题干中除了一些显性的信息外,还有一些隐性信息,只有挖掘题干中的隐性信息,才能找到答题的命脉。 小题3: 试题分析:A、B两项中“都不会污染环境”不符合原文内容;且B项“通过对‘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所制出的‘乙酰胆碱脂酶’”不符合原文内容;C项“单独使用‘乙酰胆碱脂酶’却能够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与原文不符。 点评:首先要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人类和昆虫是一对欢喜冤家。一些昆虫对人类有益,更多的昆虫对人..”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洗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高一语文
下一篇:这个世界的音乐(节选)刘易斯·托马斯①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像嘈杂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高一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