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5分)严歌苓:厚积薄发不事雕琢金涛从柏林回到北京,严歌苓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了。在国外,她会经常到森林里走一走,很幸福,很享受;每天-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5分) 严歌苓: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金涛 从柏林回到北京,严歌苓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了。在国外,她会经常到森林里走一走,很幸福,很享受;每天读两个小时书,一星期在家看两三部电影。一回到国内,读书和看电影的时间都没了。“就晚上睡觉前读一会儿书,很糟糕。”严歌苓说。 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在严歌苓的电脑桌上,经常放着一本李商隐的诗集。电脑开机前的空闲里,严歌苓会翻开诗集读上一段,虽然她和李商隐的语言风格有很大差别,但严歌苓觉得这可以使她进入一种很美的意境。“平常读好的语言,包括英文,总是在给我营养。作家要不断地被陶冶,学的语言越多越好,别人语言中总会有自己语言中没有的养分,也可以从古文和现代文字中吸取大量养分。” 作为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说自己的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依靠谷歌、百度,现在人人都可以一分钟变成学者,但这样了解知识很害自己。想了解西方文化,就要读原著,不一定是看小说,还可以看一些政论、哲学书籍等,然后去思考。这样知识就在血液里生长,一旦有知识长进生命中,看问题,想故事,进而表述这个故事,和临时抱佛脚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创作要厚积薄发。” 严歌苓小说讲述的故事大都发生在中国,但她却有着国际视野。“在更广阔的坐标上去看,哪怕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能都会不一样。”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她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风尘女子在拯救女孩子的同时,还在救赎自己。一种柔弱生命对一种更柔弱生命的保护,一种被世俗认为低贱的生命通过这样一种保护变得宝贵。”改编成电影后,原著的基本精神依然没有改变。“这种精神是普世的。”严歌苓说,现在国际上非常重视中国的文化现象,《金陵十三钗》一下子就卖了20多个国家的版权。 创作时是支燃烧的蜡烛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书中有很多是关于严歌苓爷爷的。“陆焉识的前半生就是我爷爷的影子。我从小就对爷爷很着迷,他是我们家的骄傲。那么年轻就出国留学,1 6岁上大学,会多种语言,博闻强记,2 5岁读完博士,4 0岁自杀。这个人对我来讲太精英了。这样的精英好像是活不下来的。但后来我发现他可能跟我一样有狂躁症、忧郁症,因为燃烧得特别快,不能睡觉,创造力极高,很多时候都在写作、都在工作、都在思考,然后高到浪峰的时候哗一下就跌下来了。因为到浪峰的时候基本是一个蜡烛有很多捻子在燃烧,很多夜睡不着觉。睡不着觉,脑子里就发生化学转换,产生很黑暗的东西,感觉就完了,开始厌世……” 为了写好这本以爷爷为原型的书,严歌苓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出了爷爷在美国读书时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还看了当代人的传记。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严歌苓也非常爱读。“特别厚的两本。下册讲辛亥革命后的历史,特别好。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知道爷爷当时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在严歌苓的记忆中,爷爷的故事依然支离破碎,少之又少。因此她写小说,必须要靠大量的想象力去添枝加叶。“我这个人还有一种病态,疯狂地想象,特别是只有这么不多的几篇素材时,要把它们黏合起来、丰富起来、立体化起来,对我来讲非常开心。如果讲的太具体了,我就觉得被绑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取舍。” 不能把发现自己当成第一主题 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而对于现实生活,她似乎无暇顾及。“我做不到把当今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当成写作的第一主题。我的脑子已经被太多重大的、还没搞清楚的历史上的追问所占据,我还在一直追问,在不依不饶。我写出来的东西,西方人必然要经过一道语言的翻译,再经过一道文化背景的翻译,还要经过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翻译,有好几层,难怪人家翻译不好。” 不过,严歌苓觉得中国当代年轻的作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她看来,现在的作家像韩寒、郭敬明,已经不再有他们那一代人的负担。年轻作家关注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个人的苦闷,个人就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是全世界都会共同关注、都会懂得的宇宙。“他们写作的优势在于对个人的探索与发现。这个主题是全世界的同龄人都在做、作家都会有的共同命题。年轻的作家不去讲‘文革’、三年自然灾害,外国人不懂那个时期生活形成的特定术语。现在青年作家考虑的问题如就业、购房、环保等正和西方青年作家逐渐靠拢,相似的环境下产生了类似的文学命题,这也造成他们情感表达的接近,文学不与世界接轨也得接轨。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 文学不应高高在上 严歌苓天生对故事敏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民间的故事。“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细节,编造不出来,也想象不出来。所以有时我会搜集这些东西。《第九个寡妇》是我听到的故事,《小姨多鹤》也是我听到的故事,都是朋友给我讲的。” 但严歌苓并不苛责听故事或看故事的人。“现在人们大概只能集中注意力一两分钟,小说很容易失去读者。所以故事怎么写、怎样进行、怎样开端,需要一定技巧,不能说读者素质太差根本看不进我的书,这种傲慢对今天的读者是行不通的。要运用最好的文字写故事,把自己的见解和超越故事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小题2:严歌苓的创作是如何做到厚积薄发的?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 小题3:严歌苓认为中国当代年轻的作家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请结合文章分析其原因。(6分) 小题4:有人说文学是生活的再现,有人说文学是想象的艺术,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的创作加以探究。(8分) |
答案
小题1:D(3分)B(2分)E(1分) 小题2:①语言的训练:严歌苓经常阅读传统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原著,提高自己语言表现力; ②知识的储备:除小说外,严歌苓还阅读政论、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 ③素材的积累:严歌苓平时非常注意搜集生活中精彩的故事和细节; ④技巧的研究:为了吸引读者阅读,严歌苓多方尝试故事的表现技巧; ⑤思考的深入:创作时深思熟虑,甚至陷入狂躁忧郁之中; ⑥文化的积淀:既注重东方文化的继承,又注重西方文化的吸收,使她具有国际视野。(以上6点,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 小题3:①他们未曾经历动荡的历史和灾害的年月,他们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 ②他们更关注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与个人的苦闷; ③他们和西方青年作家有着类似的文学命题,使他们更易与国际接轨。 (以上3点,每点2分) 小题4:表述观点:文学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想象。(2分) 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和最终目的。(1分,答出“基础”或“目的”或者意思相近的词,即可得分)严歌苓创作《《陆犯焉识》》即以其祖父为生活原型,同时又通过陆焉识的故事表达了她对祖父生活时代的深刻思考和追问。(2分) ②想象是文学创作的手段和艺术特征。(1分,答出“手段”或“艺术特征”或者意思相近的词,即可得分)为了将陆焉识的形象塑造得丰满而逼真,严歌苓除了搜集有关祖父的资料外,还通过疯狂的想象将有限的几篇素材黏合起来,而想象本身又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2分) (这道题必然是辩证统一的观点是最佳答案,写单方面的可以酌情给分) |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文中只是说严歌苓“做不到把当今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成写作的第一主题。”韩寒这些青年作家“写作的优势在于对个人的探索与发现”, 并没有讲韩寒等年轻作家不具备这个特点。C项文中对爷爷和自己的相似点是不确定的判断。E项文中谈到了《金陵十三钗》改编成电影之后,原著的基本精神没有改变,“给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无中生有。B项前边两句正确,最后一句文中并无明确依据。D项完全正确。 小题2: 试题分析:严歌苓的创作厚积薄发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因此,只要把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筛选出来进行整合答案即可。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方面、知识方面、文化方面、思考的深度、创造素材方面、技巧方面。 小题3: 试题分析:首先应该根据题干锁定答题区间,本题主要集中在文章倒数第四段“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可见前文即为本题答案。他们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个人的苦闷;他们的文学命题和西方青年的文学命题类似,容易和世界接轨。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点出自己的观点。本题题干部分涉及到两种观点,一般情况下是两种观点皆可,但是本题比较特殊,本题最好的观点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结合《陆犯焉识》的创作写出自己的理由。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5分)严歌苓:厚积薄发不事雕琢..”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25分)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①【美】大卫·马纳尼斯[本报讯]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②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获奖资格。这个决定-高三语文
下一篇:(13河北邯郸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