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蜗牛法国弗朗西斯·蓬热①与以热灰为家的未燃尽的煤屑相反,蜗牛最喜欢潮湿的土地。它们全身贴地往前走。它们身上带着泥土,泥土是它们的食物,-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蜗 牛 法国 弗朗西斯·蓬热 ①与以热灰为家的未燃尽的煤屑相反,蜗牛最喜欢潮湿的土地。它们全身贴地往前走。它们身上带着泥土,泥土是它们的食物,也是它们的排泄物。泥土穿过它们的身体。它们穿越泥土。这是情趣奥妙的相互渗透,因为可以说这是同一颜色的深浅的变化:其中一个是积极成分,一个是消极成分,消极成分围绕、喂养积极成分,而积极成分边移动边进食。 ②关于蜗牛,还有许多别的话要说,首先,它自身的湿润。它的冷血。它的延伸性。 ③此外,我们无法想像一只抛开背上甲壳而静止不动的蜗牛。它休息时立即将身体缩进壳内。相反,由于腼腆,它一露出那赤裸的身体,一露出它脆弱的外形,就赶紧往前运动,刚一暴露就迅急前进。 ④干燥的季节,它们隐居在壕沟里,而且它们的存在似乎有助于居住地的潮润。那儿,也许有其他冷血动物与它们为邻,如癞蛤蟆、青蛙。可是,它们离开壕沟采用不同的方式。蜗牛更有资格住在那儿,因为它离去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⑤然而要记住,它们虽然喜爱潮湿的土地,但并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如沼泽、池塘。它们当然更喜欢坚实的土地,但这种土地必须是肥沃和湿润的。 ⑥它们也爱吃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它们懂得挑选最嫩的叶子,食后仅仅留下叶脉。 ⑦它们待在壕沟底干什么?它们喜欢那儿的环境,但那儿终不是久留之地。它们是壕沟的常客,但它们向往浪游的生活。而且它们在沟底和在泥土的小径上一样,背上的甲壳依然使它们显得矜持。 ⑧当然,到处背着这样一个壳儿确实是个累赘,但它们并不抱怨。相反,它们把这当成一件幸事。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它们随时可以躲进自己家里,使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无可奈何。这实在是一种可贵的长处,为此付出代价完全值得。 ⑨它们由于有这个能耐、这个方便而洋洋自得。我是一个如此敏感、如此脆弱的生命,怎么能够固若金汤,不怕那些讨厌的东西的袭击,享受幸福和安宁?于是,这背上的掩蔽所应运而生。 ⑩我如此紧紧地附着于地面、如此令人怜悯、如此缓慢、如此一往直前、如此有本事离开地面缩进我的家屋,我还有什么忧愁?任你把我踢到什么地方,我有把握在命运放逐我的土地上重新站立起来,重新附着于地面,而且在那儿找到我的饲料——泥土,这是普通的食粮。 ⑾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它还用自己的流涎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在留下印记。它身后是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要生存就难免冒风险。 ⑿蜗牛是孤独的,的确如此。它的友人寥寥无几。可是,为了生活得幸福,它并没有这种需要。它同大自然如此亲密地黏附在一起,它如此亲切地享受大自然的恩宠;它是它所拥抱的土地和菜叶的朋友;它是天空的朋友。它骄傲地抬起头颅和那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 ⒀请不要说蜗牛在这方面和猪相似。不,它没有那种平庸的小脚、那种惴惴不安的碎步小跑。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
小题2: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分条概括蜗牛的生活习性。(5分) 小题3:文章第⑨、⑩自然段用第一人称“我”,而最后三段改用第三人称“它”。请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理由。(4分) 小题4:作者动情地赞美:“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生活进行探究。(8分) |
答案
小题1:CE,(5分。C项3分,E项2分,B项1分。选三项及以上的不给分。) 小题2:①喜欢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或“喜欢潮湿的土地,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②喜欢独居。(孤独、友人寥寥)③以泥土、蔬菜、绿叶植物为食物。④行动迟缓。(“如此缓慢”)⑤喜欢浪游。(“向往浪游”)(5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用第一人称,站在蜗牛的角度,便于揭示蜗牛背负沉重外壳的动机与目的;(2分)改用第三人称,便于表达对蜗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分)(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这句话,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笔下蜗牛及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1分)①它对吃住行的要求很低,生活自适,没有必要贪慕丰厚的物质条件。②它能够掌握自己和自然界规律,在壕沟,在肥沃、湿润、坚实的泥土上浪游,自由地选择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挑选最嫩的叶子为食。不必担心工作难找、生活有压力。③它个性自信、乐观、开朗。背着沉重的甲壳保护着幸福和安宁;任是什么地方,都能站立起来,富足地生活。不必担心战争来临或金融危机。④它们能自由地创造生活,用生命的痕迹作画。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在留下印记,在身后留下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不需考核业绩,不必在乎考试。⑤蜗牛世界平淡、安定、富足,没有人类社会复杂多变、尔虞我诈的人际和国际关系。不必在企求他人帮助中生活,不必在看别人的脸色中度日。所以作为蜗牛,就能骄傲地抬起头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这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精神体验。(要求文本内容与现实的联系自然合理,每点2分,能完整答出4点即可得8分) |
小题1: 试题分析:A“批评”的评价不当;B“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当一只蜗牛”误;D对写法的评价不当。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概括题,要答准方向,是“生活习性”不是“性格特征”,答题要全面,不要遗漏。尽量用文中的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回答。关键的语句:“喜欢潮湿的土地,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孤独、友人寥寥”“以泥土、蔬菜、绿叶植物为食物”“如此缓慢”“向往浪游”。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散文中人称的一道题目,人称的主要作用有:第一人称(我)①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②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你)①便于对话②便于抒情,加強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③用于对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他)①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结合具体文章套用这些即可,此题两种人称的好处都要分析,第一人称,便于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三人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句子含义题,从结构上看是结尾的部分,应是文章的主旨句从表达方式看是情感句,探究时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来回答,文章中心是对蜗牛的赞美之情。那赞美哪些方面呢?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依据结合现实回答,一定要结合文章找到依据,然后在结合现实,千万不要抛离原文。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蜗牛法国弗朗西斯·蓬热①与以热灰..”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暑假里,很多城市里的家长送孩子走进了主打“吃苦”特色的夏令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家长为何希望孩子去“受苦”?作为父母,怎样教育才能-高三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目。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互联网上立刻轰动。按说中国人应以“平常心”看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诺-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