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稻草人刘国芳孩子总吵着要去乡下的外婆家。孩子的外婆,也天天盼着孩子去。但孩子的母亲不让孩子去。她总说乡下脏。有一次,孩子又哭又闹,一-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稻草人
刘国芳
孩子总吵着要去乡下的外婆家。孩子的外婆,也天天盼着孩子去。但孩子的母亲不让孩子去。她总说乡下脏。有一次,孩子又哭又闹,一定要去外婆家。母亲没办法了。母亲跟孩子捡了一堆衣服,开车把孩子送到外婆家。放下孩子,母亲说:“不要乱跑。”又说:“乡下脏,要注意卫生。”
说过,孩子母亲就开车赶回去上班了。
母亲才走,孩子就在村里到处走着,玩着。开始,还让外婆牵着。后来,就一个人到处乱走了。不仅在村里走,还出了村。在村外,孩子看见田里站着一个人,一个很难看很难看的人。孩子有些害怕,不敢过去,站在那儿看。看了一会,孩子明白了,那不是真的人,是一个稻草人。孩子在童话书上看过稻草人,童话书上的稻草人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很好看。但这个稻草人和童话书上的稻草人完全不同,这个稻草人穿的衣服破破烂烂。孩子后来走过去。
孩子跟稻草人说:“你怎么穿得这么破破烂烂呀?”
孩子又说:“噢,是乡下没有好衣服穿吧?”
孩子有好看的衣服,孩子母亲给他捡了一堆衣服来。孩子随后跑回去拿了一件衣服来,然后穿在稻草人身上。穿好,孩子说:“现在你好看了。”
孩子这天还看见几个稻草人,这些稻草人,全都穿的破破烂烂。有一个稻草人,身上的衣服只是一块布。孩子就跟这个稻草人说:“乡下没有衣服吗?”说着,孩子又跑回去,把自己的衣服拿来。孩子的衣服红的黄的绿的都有,把这些衣服穿在稻草人身上,稻草人也就像童话书上的稻草人一样红红绿绿很好看了。
这天傍晚,孩子的外婆跟孩子洗澡换衣服时,发现孩子包里的衣服少了很多。外婆就问着孩子说:“你衣服怎么少了?”
孩子说:“我给稻草人穿了。”说着,孩子牵了外婆去看稻草人。看见稻草人,外婆也觉得稻草人好看。外婆说:“这些稻草人还真好看哩。”说着,外婆就动手把稻草人身上的衣服脱下来。但孩子不肯,孩子说:“干嘛要脱下来呀?”
外婆说:“你母亲看见了会生气的。”
孩子说:“她不知道。”
外婆不再坚持了。外婆说:“那明天再来脱下来。”
但第二天一大早,孩子的母亲就来了。母亲不放心孩子,开车来看看。在村外,眼睛有点近视的母亲就看见孩子站在田里。孩子的母亲很生气,停了车走过去,但近了,孩子的母亲看见那是一个稻草人。但很快,孩子的母亲认出稻草人身上的衣服是孩子的衣服,这衣服是她买的,她当然认得。孩子的母亲怔住了,不知道孩子的衣服怎么会穿在稻草人身上。
再往前开,孩子的母亲又看见孩子站在田里。走过去,发现这也是一个稻草人,这稻草人同样穿着孩子的衣服。接着,母亲又发现孩子站在田里,但走过去,这还是一个穿着孩子衣服的稻草人。后来,母亲就看见孩子了,这不是稻草人,是孩子真的站在田里。孩子也是一大早就往外面跑,看见田里麻雀多,就站那儿赶麻雀。母亲看见了孩子,但做母亲的以为这是穿着孩子衣服的稻草人,孩子的母亲懒得停车了。
但到家时,母亲没见到孩子。母亲于是很不高兴地跟孩子的外婆说:“跟你说了。别让孩子到处跑,你怎么还让他乱跑?”
孩子的外婆说:“村里的孩子也是到处跑,村里又没有河,不要紧。”
孩子的母亲说:“谁说不要紧。”
说着,母亲去找孩子。终于,孩子的母亲看清了,那个站在田里赶麻雀的稻草人就是孩子。母亲便过去打了孩子一巴掌,凶着说:“站在这里做什么呀?”
孩子说:“赶麻雀。”
母亲说:“你以为你是稻草人呀?”说着,母亲一把拉走了孩子。孩子的外婆这时候走来了。外婆说:“你等一下,我把那些衣服收起来,你带回去。”
孩子的母亲说:“稻草人穿过的衣服怎么还能穿,不要了。”
说着,孩子的母亲发动汽车,把孩子带走了。
他们走了,把孩子的外婆一个人扔在田里。呆呆地,孩子的外婆在那儿站着。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稻草人,一个穿着孩子衣服的稻草人。孩子的外婆看着这个稻草人,看着看着,老人就觉得,是孩子站在那里……   
(选自《微型小说赏析》)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的“孩子”“一大早就往外面跑”,还把自己的衣服给稻草人穿,说明对自由的和未知环境的喜爱是儿童的天性。
B.小说中的母亲不愿意带孩子去外婆家,“总是说乡下脏”。她对自己的母亲话语专断,颇为冷漠,文中批评了她这种不尊重长辈的表现。
C.孩子的外婆是小说的次要人物,起着陪衬烘托的作用。她爱护孙子,但是又忌惮在城市里有钱了的女儿,这是一种两难,这种两难显出了这个人物身上的软弱。
D.在这篇小说里,冷漠和热情并立,宽容与苛刻共存。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勾勒出极富生活真实感的生活实景。
E.在小说的末尾,孩子、母亲、外婆、稻草人全部被纳入了一幅完整的场景描写,最后用外婆的神态描写结尾,使得小说的主题表达含蓄而深远。
小题2:小说以“稻草人”为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说一说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小题4:有人读过这篇小说后认为小说折射出了城市化的中国现实社会的普遍现象,有人则认为小说反映的其实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哪一种观点更接近你的阅读感受?为什么?(8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1)选D选 3分,选A项得2分,选C项得1分。选B、E项不得分。
小题2:①从形象上说,稻草人这个破破烂烂。“很难看很难看”的形象是落后、贫穷、脏乱的农村的象征。(2分)②从内容说,城市里的孩子要扮靓它,不惜奉上自己的衣服,生长在农村的母亲却嫌弃它,惟恐避之而不及。这个形象激化了小说的内在矛盾。推动故事发展。(2分)③从主旨来说,在小说的末尾,母亲问孩子:“你以为你是稻草人呀”。在孩子被母亲带走以后,外婆“觉得,是孩子站在那里。”稻草人成为孩子被压制、被约束后的形象象征,揭示了文章主旨。(2分)
小题3:①这是一个不能理解孩子对自由、对自然之趣的追求的专制、冷漠的母亲。她不愿意带孩子去外婆家。“总是说乡下脏”。即使把孩子送到外婆家。也要求“不要乱跑”。在她第二天到外婆家没发现孩子的时候,就“很不高兴”。(2分)②作为外婆的女儿,她不能体恤老人对孩子的宽容和慈爱;外婆说村里没有河,不要紧的时候,她干脆利落地反问“谁说不要紧”。她发动汽车,拉走孩子,把孩子外婆“一个人扔在田里”。(2分)③作为农民的女儿,她厌恶农村,厌恶农村的环境,是一个生长于农村却丢根忘本的人。(2分)
小题4:观点一:给出鲜明的选择得2分,结合文中母亲对外婆的不耐烦与对儿子的约束能谈论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虽自由但的确发展滞后,而母亲这种生长于农村却只是弃农村而云的人正是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的可以得6分,一味赞美农村自由美好或肯定文中母亲做法的回答最多给2分。
观点二:给出鲜明选择得2分,结合文中母亲冷漠专制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外婆对孩子的和自由宽容的教育方式能有所对比,对孩子的天性活泼与稻草人的僵化死板有所对比可得6分,只是一味指责母亲或肯定外婆的回答最多得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B项,“她对自己的母亲话语专断,颇为冷漠,文中批评了她这种不尊重长辈的表现”错,她不能体恤老人对孩子的宽容和慈爱。E项,“最后用外婆的神态描写结尾”错,应为动作描写。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不要死抱着作用类题解答的一般思路不放,应结合本文的文体特点。本篇是小说,对此应从形象、情节和小说主题这几个方面来深入思考。当然如果从内容与结构方面来解答此题,内容上应从形象和主题这两个方面着手,结构上那就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来分析“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不能单一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考本题时,应先理出与“母亲”相关的故事情节,根据这些故事情节分析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具体回答时,应先概括出“母亲”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再叙述故事情节,并分析相关的性格特点。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是个探究题,给出两种观点二选一。首先,要给出鲜明的观点,要么是小说折射出了城市化的中国现实社会的普遍现象,要么是小说反映的其实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文本来说明理由,不要一味地赞扬赞美农村自由美好或肯定文中母亲做法,或一味地指责母亲或外婆的做法,要让事实说话。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稻草人刘国芳孩子总吵着要去乡下..”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