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悬崖(日)广津和郎这是去年的事。父亲住进知多半岛师崎的医院,一个月后父亲的病几乎己经好了,于是和母亲一起租了一个房间,过着自炊生活。我-高二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悬 崖 (日)广津和郎 这是去年的事。父亲住进知多半岛师崎的医院,一个月后父亲的病几乎己经好了,于是和母亲一起租了一个房间,过着自炊生活。我在距医院300米远的地方租了间安静的房间,只有三餐到父母那边去吃。 这市镇是名古屋附近的人避暑避寒的度假区,但不像东京附近的海岸那样华美,显得质朴平和,我很喜欢。我当时身体不好,并不觉得什么地方特别不适,只是非常虚弱,容易疲倦。医院病人在海风吹拂下,多半肤色黝黑,我苍白的脸色显得特别醒目,看起来我比他们更像病人。 一天午后,我从岬角俯视师崎港良久,小港中渔船云集。天气晴朗,海面闪耀着明亮的碧蓝,回映初秋的阳光。我认出了曲折的海岸线和大海的色调,以及海岸线边小小的家屋和家屋后面的绿色丘陵,还看到倾注在这一切之上的阳光,更在这一切之中看出一种难以言述的和谐。我真想画一幅很久没画的图画,便在心中构思起鸟瞰图。 我看见一个人从相距五六百米的医院走廊走到海岸的沙丘上,我立刻知道那是我父亲。父亲站在岸上,一面手挡额前,炫目的阳光直射双眼,一面望着这边。我以童稚的喜悦遥望着父亲的行动。父亲伫立一会儿,挥了挥手。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我也挥手回应父亲,然后走下丘陵,沿着海岸回去。 突然看见一块巨石滚落在路边,我停下了脚步,仔细观看。这时,父亲突然从我背后发出声音。我起身拂去手上沙子,回过头来,父亲快步走到我身边。 “喂,有什么事吗?”父亲疾步走来,喘着气,很担心地问。 “没有。”我被父亲的问话讶异得睁大了眼睛。 “那就好……刚才我很担心,生怕你站在悬崖上,晕眩掉下来……你本来就常常会发晕……” 呵,刚才父亲从医院前的海岸向我挥手,原来是为了这个。我笑着说:“不要紧,我站立的地方距悬崖边还有6尺远呢!” “真的?从医院那边看去,你仿佛就站在崖边上……以为你已经从那里下来,想不到却蹲在这里,我想你一定又发晕了……” 父亲和我相视而笑,然后一道向医院行去。 第三天清晨,我到医院吃早餐,平时这时候父亲已起床,这天却还沉睡未起。我颇感意外,不安地问道:“有什么不对劲吗?” “嗯,今早吐血了。”父亲低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本以为不会再有这种事了……” 我非常惊讶,打开父亲床边的痰盂盖看,里面有许多乌黑的血。 父亲不时咳嗽,每次都有少量的血杂在痰中咳出。 不久,院长来诊察。父亲的病是不是又回到以前的样子了?我盯着院长的脸孔不放。他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医学士,看起来颇沉稳。 “胸部没有什么异样,听不见一点空洞音。呼气听来虽然拖长了一点,不过这一般人也会有。”说着,院长又看了看痰盂,“哦,”他颔首说,“血色很黑,是旧血,不是刚刚咳出来的。一定是以前咳出的血淤积在什么地方,如今又咳出来了。” “最近有没有做过激烈的运动?” “这个,”父亲想了想,“也没有特别激烈的,两星期前曾跟主治大夫一起爬山……” “不,不是那么久以前……总之,不要担心,今明两天,好好躺一躺,很快就会复原。” 院长回去了。 母亲和我稍微放下心。父亲遵从院长的嘱咐,静静躺了两天。第三天,已完全复原,又像以前那样早早起床,到外头散步。这次吐血,原因始终没有查明,不知不觉间我们也就遗忘了。 父亲现在跟我们一起住在镰仓,已完全恢复健康,比生病前胖,体重甚至比年轻时更重。 距那次住院已过了一年,我突然想起,父亲那次吐血可能是因为看见我站在那悬崖边上,忧惧得刺痛了心。院长说,是由于激烈的运动,然而纵使不是激烈的运动,过度的忧心一定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尤其像我父亲这样神经极度敏感的人,这种事更有可能发生。这么一想,更觉难过。“哦,好危险!”不安感随之而起。我开始想到这件事的时候,自己和父亲的往事情似乎都骤然涌现在脑海中。 (选自2013年第3期《读者》,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小题2: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6分) 小题3:小说为何以“悬崖”为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小说的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位很爱儿子的慈父形象。(2分)他神经极度敏感,看见儿子在悬崖边,就担心儿子出现意外,挥手提醒儿子,走过去查看儿子的情况。(2分)爱子情深,担心儿子而不顾自己的身体,过度忧心让其吐血。(2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3:①“悬崖”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点。②“悬崖”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我”在悬崖边欣赏景致,父亲怕“我”晕眩掉下悬崖。③“悬崖”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父亲因“我”站在悬崖而忧惧,导致其吐血,突显父爱这一主题。(每点2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4:不能删。(1分)因为:①最后一段照应了前文,解释了父亲吐血的原因。(1分)②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2分)③最后一段表达了事后“我”的不安、难过,和这件事对“我”影响——让“我”进一步去感受父爱。(2分)(语意相近即可,若答“能删”,酌情给分) |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此题涉及人物描写、小说结构、表现手法等几方面内容。B项“痊愈出院”表述绝对,原文为“一个月后父亲的病几乎己经好了”。另外,这也不是我去悬崖的起因。D项此句主要使用是动作描写来表现父亲焦急心理。E项“小说情节曲折”说法不妥,本文情节不并不复杂,重点就写了父亲出院休养后再次咳血的情节;“为揭示真相埋下伏笔”不妥当。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小说以人物描写为中心,通过具体的环境和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小说的社会环境是父亲因病住院后出院休养,自然环境是海边,这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背景;情节主要是父亲出院休养后再次出现咳血的症状和诊治情形及一年后“我”对此事的反思。前者重在通过具体的情节表现父爱,后者重在通过“我”反思突出这种爱。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命题立意的目的的能力。这种试题表面考作者为什么以此为题,实际是探究作者命题立意的目的,一般从题目是全文的核心,贯穿全文,题目给读者制造了悬念,题目暗示的主题等几个角度去思考,本题独特的地方在于题目表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情节及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的能力。小说最后一段时情节的一部分,有利于点明中心,不可忽略,如果删去该段,主题的表现则含蓄得多,同时在结构上也起到了照应前文结束全文的作用,所以是不能删去的。当然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具有探究意味,也可以认为可以删去,因为这只是明确主题部分,删去它,小说也能表达主题,只是不大明了而已。这种选择问试题,最好按照这种的思路来回答,这样才顺理成章。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悬崖(日)广津和郎这是去年的事。..”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每小题3分,共9分)泛娱乐化伤害了谁?抗日剧化身雷人武侠剧、历史剧成了穿越剧、宫斗剧成了现代职场指南、网络玄幻小说受到热捧、段子成了历-高三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小公务员之死(俄)契诃夫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高二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