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研究《红楼梦》第一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周汝昌先生庶几近之。这位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5月31日在家中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周伦苓对外表示,按-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研究《红楼梦》第一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周汝昌先生庶几近之。这位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5月31日在家中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周伦苓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当年胡适将他领入红学研究的殿堂,他于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及开创性,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的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 因痴迷《红楼梦》,老人的书斋就叫脂雪轩,那自然是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合称。当年曹雪芹著红用了10年时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研红则用了近70年,有两句诗为证:“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周汝昌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正如老人所言,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几十年下来,老人著述等身,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继《周汝昌红学精品集》之后,《红楼夺目红》5个月内连续7次印刷,创下学术书畅销15万册的纪录。2004年出版的十卷本、500万字的《石头记会真》,是他和四哥周祜昌字字校订、56年才得以酬愿的心血结晶。 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右眼只有0.01的视力。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先生使曹雪芹《红楼梦》的真思想、真艺术大白天下。有了周汝昌的研究,读者才理解了真正的《红楼梦》,而不是被原来真假合一的《红楼梦》所蒙蔽。 周汝昌不仅仅是个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历任四川大学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治学以诗词理论及笺注、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后从事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 老人年轻时酷爱曲艺、民族乐器,尤爱京剧,喜听反二簧,还曾粉墨登场,在《春秋配》、《虹霓关》、《三堂会审》中扮演过小生。老人晚年有两大爱好,一是作诗,二是书法。1970年,周汝昌由干校调回北京后,想到曹雪芹的诗连一首也未能流传至今,不禁无限惋惜。忽然想到雪芹为他的好友敦诚题的《琵琶行传奇》只剩末二句,就异想天开,斗胆续补,一共试补了三首,后来其中一首传了出去,竟使一位红学家认定是雪芹原作,险些闹出大笑话。周汝昌所作的诗,数量极大,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咏红诗最为世人推重。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周汝昌的书法也自成一体。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的书法理论研究,曾和朋友讲过:“平生在书学上所下功夫,比红学要多得多。”有人当面夸他的字是“瘦金体”,他不以为然,说:“‘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字体,法出薛稷;我习右军,与之无涉。” 老人一生淡泊名利,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老人不喜欢对着录音机口述,而是坚持在纸上笔走龙蛇,然后由女儿打印出来,一方面是为了亲近笔墨纸砚,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文字的个性。 《周汝昌梦解红楼》有一首封底诗:“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如今斯人已逝,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红楼的奇情异彩,还有中华文化的一瓣心香。 2012年06月01日 徐怀谦 来源: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小题2:根据本文所述,周汝昌先生在红学研究方面有哪些贡献?(6分) 小题3:周汝昌先生对红学研究的痴迷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周汝昌梦解红楼》有一首封底诗:“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作者说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红楼的奇情异彩,还有中华文化的一瓣心香。有人认为这瓣心香就是周汝昌先生留给后人形诸文字的精神遗产;也有人认为是他治学和为人的精神品质。你的看法如何呢?请简要说明。 |
答案
小题1:AE 小题2:①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②《红楼梦新证》,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③《石头记会真》是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④他的研究著述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⑤周汝昌的红学研究使曹雪芹《红楼梦》的真思想、真艺术大白天下。有了周汝昌的研究,读者才理解了真正的《红楼梦》,而不是被原来真假合一的《红楼梦》所蒙蔽。 小题3:①因痴迷《红楼梦》,老人的书斋就叫脂雪轩。②周汝昌先生研红用了近70年。③不记得自己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④续补曹雪芹的《琵琶行传奇》其中一首传了出去,竟使一位红学家认定是雪芹原作。⑤周汝昌所作的诗,数量极大,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咏红诗最为世人推重。⑥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 小题4: ⑴是周汝昌留给后人形诸文字的精神遗产。周汝昌先生一生研究红学,著作等身。学术作品涉及红学各个领域,是最解其中味的人。有了周汝昌的研究,读者才理解了真正的《红楼梦》,而不是被原来真假合一的《红楼梦》所蒙蔽。另外他的诗词和诗词理论以及书法,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⑵是周汝昌治学和为人的精神品质。①对红学的痴迷精神。②为学术研究付出巨大的艰辛。54年双耳失聪,74年两眼近乎失明,但坚持学术研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③作为中华文化学家,在作诗和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但他却很谦虚。 ④一生淡泊名利。 |
小题1: 试题分析:C错。享誉海内外的是考证派的主力周汝昌。周汝昌是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不是第一个人。D错。双耳失聪是1954年,周汝昌还不到四十岁,不是晚年。《石头记会真》虽是在晚年出版,却是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结晶。所以不能说是晚年的作品。B、强加因果。 考点归: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主要内容题,此题的答案点在第二段,共五条。 小题3: 试题分析:这也是一道概括主要内容题,此题的答案点在第三段,五条。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答题时首先要回答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结合着文章内容,通过描述周汝昌的做法和精神来阐述自己的理由即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研究《红楼梦》第一人结庐在人境,而无..”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穿越小说”: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丁运时随着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热播,“穿越小说”俨然成为时下最为时尚的读物。有业内-高三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个怀抱一滴泪多年以前,我在遭遇了一场挫折后,去乡下老家度过了整整一个夏天。那时我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去他那里打牌。村里总有些闲人天天凑-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