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落花人独立王开林忧郁,是一个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病态,伤感却又美丽无匹的词语,毫无媚俗的情调,我轻易是不敢去碰触的。哲人说:凡-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落花人独立 王开林 忧郁,是一个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病态,伤感却又美丽无匹的词语,毫无媚俗的情调,我轻易是不敢去碰触的。哲人说:凡夫俗子只配有寻常的喜怒哀乐,至于忧郁,它是思想者伤口上的碘酊。我因此而惶恐了,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那又是什么? 先前,朋友太多,如草地上的聚餐,一起嬉游笑闹,真的无忧无虑,浪掷自己大好的日子,竟似挥霍他人手中的金钱,不知节制。后来,朋友们风云散尽,才觉到那些闲暇只是一季的落花,再也追悔莫及。 一个读书人,竟忍心让书籍蒙上厚厚的灰尘和密密的蛛网,竟忍心看它们旷夫怨女似的神情。往日,我最喜欢在书籍中勾留,且心旌不为世事所摇动。然而,那种恬适的情趣终被琐碎无聊的生活蚕食殆尽。 初春的薄暮,轻寒翦翦,细雨霏霏。我独倚小窗,听喜雨的燕子在低空中呢喃,它们嬉逐着,迟迟不肯归巢。心中空净得像一片幽谷,哪怕是一只蜜蜂的嗡鸣都能在里面激起回响。此刻,有幻觉飘然而至,它引领我进入岑寂的旷野。 “前面有一颗花树,后面有一丛荆棘,站在原地,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 我走向花树,丝毫也没有踌躇。 灼灼的花朵,如蓬勃的火焰,这也是一种燃烧,最美丽的事物一旦燃烧,就注定不会留下果实。“火光”渐渐地微弱了,渐渐地暗淡了,最后,它们纷纷凋零。 “我若选择的是那些荆棘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你将得到甘甜的刺莓。” 我开始有一些懊丧。然而,花朵飘谢,我还可以独对空枝;刺莓非我所求,我只有远离它。 四月的薄暮,一声悠悠的叹息在心头萦绕,久久不绝。一个女孩就在这时走过我的窗前,宛如我最熟悉的影子惊鸿一瞥,就悄然消逝了。 不如什么都不想,只让四月的细雨在心中浅浅淡淡的描,描出一些朦胧的印象,犹如昔年的一张笑脸,几乎经不起轻轻的一抹。 她执意不肯与我在同一个屋顶下生活,但她乐意有一方天空,一片草地暂时属于我们。执手相看,久久无话,没有一点点欲念;在那一刻,便是死去也决不会遗憾。 她说:“你明白就可以了,一个人走进你的心里去,又从你的心里退出来,她不曾带走什么,也不曾留下什么。” 我一直就在那颗花树下接受它飘零的情意,拾起一片片落红,拾起那些欲说还休的日子。她已经消逝了,像一声和弦。在初春的薄暮,追忆往昔,她总是一个影子,无法还原为清晰的形容,我只能把她看做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亮,揣在我的心中。必得暂时抛开世俗的杂念,才能觉到它的存在。 “溺水时,一定要呼喊我的名字!” 简直就像神谕一般,四月的细雨又唤回了那份亲切的感知,她将一绺湿发绕在手指上,那是最后一次见面。 “很久以后,你将在某个雨日记起我,那时,我已经老了,你记起的却依然是我年轻时的样子。” 真的,只有在雨日才偶尔忆起她,一个不肯屈就于生活规范的女孩子,一个逃避感情羁绊的女孩子。在远方的都市里,她仍然独拥着许多的梦想而不肯沾染世俗的尘污吗? 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 小题1:文章第一段中说“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从文中看,作者有哪些“悒悒”的心绪?(3分) 小题2:试概括文中女孩的形象(不超过25字),并说说你对她的看法。(4分) 小题3:文中4—10节写“幻觉”,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生道路的的隐喻(不只是爱情)。综观全文,说说“选择花树”与“选择荆棘”分别有什么样的人生寓意。(4分) 小题4:文章以“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收尾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5:试就本文的标题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6分) |
答案
小题1:①后悔虚掷光阴。②生活琐碎无聊,失却恬适读书的情趣。③唯美的爱情虽已远去,仍让人惆怅。④人生必须作选择,难免有遗憾。(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2:第一问:聪慧,超凡脱俗,追求独立自由的新女性形象。 第二问:一个纤尘不染的女孩,小心呵护一个古典、唯美的梦想。她的一声轻叹,都是对那些视爱情为交易的红男绿女的灵魂拷问。(或:在人间不食烟火,要么是神话,要么是故作姿态。她所以选择离开,或者是不得已,或者是不愿意,或者是缺乏勇气) 小题3:选择荆棘:放弃理想,接受卑琐的生活,最终获得世俗的幸福。这是一条世俗人生的道路。 选择花树:执着追求,为最美好的理想燃烧生活,只在乎过程而不在乎结果。这是一条理想主义者的人生道路。 小题4:①“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与前文“在初春的薄暮,追忆往昔,她总是一个影子,无法还原为清晰的形容……”相照应,结构上显得严谨。②呼应标题“落花人独立”。③暗示文章主旨:“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说明唯美的爱情现实生活中不能生存;“悄然独立”,既表示她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又暗示她超尘脱俗、孤独落寞。 小题5:①以古典诗句作标题,增添了文采,颇能夺人眼目。②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落花”既写实,点明四月暮春景致;又写虚,透着一份落寞。③内容上能统摄全文,既涵盖了开头有关抑郁心绪的交代,又与中间的人生寓言有照应关系,更暗示了后几段那个爱情故事的结局,非常恰切。 |
小题1: 试题分析:这一句话出现在文章第一段结尾处,因此答案要到下文去找。第二段“浪掷自己大好的日子……再也追悔莫及”写出对虚掷光阴的后悔;第三段“一个读书人……那种恬适的情趣终被琐碎无聊的生活蚕食殆尽”写出生活琐碎无聊,失却恬适读书的情趣;五到十段“我走向花树……我开始有一些懊丧。然而……我只有远离它”写出必须选择,然而难免有遗憾;第十一段到最后,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虽然远去却仍然怀念。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问人物的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来分析,从文中女孩的语言“你明白就可以了……也不曾留下什么”“那时,我已经老了,你记起的却依然是我年轻时的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聪慧的女子;“惊鸿一瞥”“只能把她看做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亮”“抛开世俗的杂念,才能觉到它的存在”“不肯屈就于生活规范”“逃避感情羁绊”“拥着许多的梦想而不肯沾染世俗的尘污”“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表明她是一个维护着自己唯美梦、想纤尘不染的、超凡脱俗、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第二问考生可以结合第一问概括出来的形象来谈,也可以推断一下女孩子“逃离”行为的原因,可赞美也可以质疑,结合原文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原文说 “刺莓非我所求,我只有远离它”,也就是说“刺莓”不是“我”追求的结果,而花树“灼灼……最美丽的事物一旦燃烧,就注定不会留下果实”,可见花树在“我”心中是最“美丽的事物”,尽管燃烧过后没有果实“还可以独对空枝”去思索、回味它燃烧的过程,而且“我走向花树”“丝毫也没有踌躇”,表明选择花树时“我”是那么的执著和义无反顾,可见,对花树的选择就是选择一条理想主义者的人生道路,那么相对的,选择荆棘则是选择一条世俗的人生道路。 小题4: 试题分析:文章结尾一般都具有升华主旨、卒章显志、首尾呼应(包括呼应上文、开头段、题目)、引人思考等作用。本题考生只要按照这个思路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答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赏析文章标题,一般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内容,二是使用的技法及表达效果。从内容上看,“落花”一般用来感叹青春易逝,佳期难再,“人独立”表达的是寂寞和孤独之情,这就与文章开头的抑郁心绪是一致的了;中间的人生寓言是依托选择“花树”还是选择“荆棘”而设喻的;而最后几段的爱情故事更是“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可见,这个题目从内容上统摄了全文,非常恰当。从技法和表达效果上看,“落花人独立”引用了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诗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就拓展了文章的意境,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吸引了读者;从正文看,落花可以看作是实有之物——“四月的薄暮”“我一直就在那颗花树下接受它飘零的情意,拾起一片片落红”,所以是实写;但又因为在本文中“花树”本身又是一个隐喻,后文的“拾起一片片落红,拾起那些欲说还休的日子”“落花”显然又是一份落寞情绪的流露,这又是写虚了。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落花人独立王开林忧郁,是一..”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高一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说”,也称“杂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属于文学性杂感性的论说文,目的在于说明一个道理。刘勰说“说者说语”,明代吴讷等人引证字书说:“-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