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双白老人于德北①按算双白老人已经90高龄了,论辈分我应该称他曾祖爷爷。二十年前,他曾到我的家。里来过一次,是给我的祖父看病。他看-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双白老人
于德北
①按算双白老人已经90高龄了,论辈分我应该称他曾祖爷爷。二十年前,他曾到我的家。里来过一次,是给我的祖父看病。他看我祖父的病气太重,就开了一大盆的药给我祖父吃。祖父吃了他的药,气色红润,也不那么剧烈地咳了,减少了许多痛苦。 
②双白老人是个中医。他的老家在德惠,却常住在云南的一个小寨子里。说常住,其实也不过是定居地,他的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   
③他从云南往东北走,三年左右走个来回。从云南到东北,又从东北到云南,往来行医,随吃随住,一日不短,三日不长。偶尔在病人家一住半年的时候也有,却保着人家的性命,救着人家的病痛。
④双白老人吃素,饮食十分清淡。他每日离不开酒,却注意节制,每晚三盅,不多喝,也不少喝,喝时不用劝,不喝了谁劝也没有用。
⑤他一辈子没结过婚,因而没有儿女。他曾对我的祖父说,他想收一个徒弟,把自己的一生所学都教给他。但这个徒弟收得十分考究,十分挑剔,十分严格。由于他的一生云游行医,并没有多少时间认真地坐下来考察一个人,一个可以让他接受的姑娘或小伙子。他曾对我的祖父说:“若能从亲戚中选一个聪慧、好学、本分的孩子也未尝不可。”祖父就向他推荐了我。我那时八九岁的年纪,淘气淘得不得了。双白老人把我叫到祖父床前时,我的整个身心都在航模的最后工艺制作中。所以,当他问我喜不喜欢像他一样当一个中医时,我脱口而出:“不喜欢。”我不知道双白老人为什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⑥说起来祖父的病,已有三年之久,他得的是肺癌,这与他早年拼命赌博过于劳累有关。祖父初病的时候还恐于死亡,主动调理自己。可当他觉得生命无望的时候,曾固执地回老家独居了一段日子。后来听乡下的堂叔、表哥们说,那是昏天黑地的一段日子,祖父每天沉浸在牌局上,胜多败少,直至累吐了血。双白老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家的。他脸色红润,双目炯然,一把过胸的胡须如雪样白。圆口布鞋,一袭灰色的褂子。他的牙齿,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他和我的祖父同吃同住,并用大盘给祖父配了色彩驳杂的中药,内有蝎子、蜈蚣、白花蛇、蟾蜍、蜘蛛等毒物,令人毛骨悚然。双白老人想尽各种方法让我的祖父服药,每日陪他下棋,散步。双白老人比我家祖父大十余岁,是我祖父的堂叔,但在我看来,祖父要比双白老人苍老很多。双白老人和他在一起,倒像一个晚辈在服侍长辈。
⑦我记得祖父每次服药之后都剧痛难忍,双白老人说那是药毒和病毒厮杀的结果,如果疼痛日减一日,就是说药毒战胜了病毒,祖父的病也会渐渐好起来。
⑧双白老人为我祖父医病,是我亲眼所见癌症可治的病例。看着祖父一天一天爽朗起来的面容,全家人有说不出的高兴……
⑨在一个暴雨如注的夜晚,双白老人接到一封信。他读信时,面色惨白,额头鬓角尽是虚汗。读罢信,他匆匆地整理行囊,对我祖父做了一些简单的交待,就消失在茫茫的雨夜深处。
10如来得突然一样,他走得也如此突然。如果说双白老人不来到我家,如果说他不给我祖父的病带来希望,那么一切都将十分平常而平淡。但他传奇般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难以体会的痛苦。我们眼看着祖父日益枯萎下去,而我们却束手元策。这是怎样的煎熬很难为外人所知,难以言这。看着祖父瘦小的身躯平躺在棺材里,这形象是我少年时期不能忘怀的忧伤。
11我很想念双白老人,真的,现在我长大了,我很想对他说:“我想学习中医!”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第二段中,作者写双白老人“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突出他云游行医行踪漂泊不定的职业特点。他根据病人的病情来确定自己的住行,既表现他以病人为重的医德,也突出了他从事中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具有神秘感的“老神仙”形象特征。为后面情节做铺垫。
B.最后一句“我想学习中医!”来得迟了一点,给了我们失望。在现代中医备受排斥和漠视的情况下,这篇小小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反省。
C.双白老人想收一个徒弟,祖父向他推荐了“我”,但我想到自己对中医根本不感兴趣,所以拒绝了老人的请求。
D.双白老人开的都是些很普通的药,却治好祖父的肺癌,既表现他的医术高明,在结构上也使小说达到高潮
E.文章最后提到,“我”的祖父去世了多年,“我”已经长大了,才想学习中医。“我”终于体会到中医的价值,想学习和继承了,但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一祖父的去世和多年的经历,这过程是痛苦而又曲折漫长的。
小题2:作者对双白老人的外貌描写十分精当,对其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找出小说结构上的两条线索,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6分)
小题4:⑤段说“我”不喜欢当中医,⑩段又说“我想学中医”,前后矛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A  E
小题2:“脸色红润,双目炯然”“过胸的胡须如雪样白”“牙齿,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等肖像描写写出了老中医有点神秘感又健康俊朗;(3分)“圆口布鞋”“灰色的褂子”,等服饰描写写出了老中医普通平常而又亲切。小说通过精当的外貌描写刻画了出一位有点神秘又显得亲切的老中医形象。(3分)
小题3:小说有三条线索。第一条以双白老人为线索。他是一位普通的中医——是一位有个性的中医——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3分)
第二条线索是以“我”的心理发展为线索的。“我”不喜欢中医,但“我”希望双白老人治好祖父的病——“我”亲眼看见双白老人为祖父医治癌症有效果,因此“我”对双白老人寄予很大的期望——双白老人的离去使祖父活不过来,造成“我”的失望,长大后的“我”很想学习中医。(3分)
第三条线索是以祖父为线索。祖父的病重——双白老人为祖父治癌症,祖父一天一天好起来——双白老人因事离开,祖父不能救。(3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一条3分
小题4:不同意。(1分)文章⑤段写的是“我”八九岁时的事情,当时“我”年幼无知,整个身心都在航模工艺制作中。当双白老人问“我”喜不喜欢当中医时,“我”根本没考虑,脱口而出:“不喜欢”。(3分)而文章结尾写的是“我”长大后的事情,“我”经历了亲眼看见祖父的病在双白老人医治下好转、双白老人的离去使祖父离开人世的过程。所以长大后的“我”想学习中医,用高明的医术,为人治病。(4分)


小题1:
试题分析:B应是希望。C“因为我想到自己对中医根本不感兴趣”有误,“我”当时整个身心都在航模的最后工艺制作中,所以,“不喜欢”只是“我”脱口而出。D原文中说双白老人给祖父配的中药,“内有蝎子、蜈蚣、白花蛇、蟾蜍、蜘蛛等毒物,令人毛骨悚然”,并非“很普通的药”;中药只是使祖父的病情有所好转,并没有治好祖父的肺癌;在结构上只是为后文写“我”长大后想学习中医作了铺垫,并未使小说达到高潮。
小题2:
试题分析: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本题在分析时要结合人物外貌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其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
小题3:
试题分析:这篇小说从结构上来说,有两条非常明显的线索,一是双白老人,一是祖父。以双白老人为线索,小说对双白老人的交代是逐步深入的:他是一位普通的中医——是一位有个性的中医——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小说以祖父为线索,实际上是以祖父的病情为线索的,祖父的病重——双白老人为祖父治癌症,祖父一天一天好起来——双白老人因事离开,祖父不能救。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观点,不矛盾。然后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⑤段说“我”不喜欢当中医,是“我”小时候的事情,因为当时“我”并不明白双白老人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而且当时“我”正迷恋于航模之中,所以就随口说了一句“不喜欢”。 而文章结尾写的是“我”长大后的事情,是“我”在经历了人生的很多事情之后,尤其是亲眼看见祖父的病在双白老人医治下好转、双白老人的离去使祖父离开人世的过程。所以长大后的“我”想学习中医,用高明的医术,为人治病。想项双白老人一样救更多的人于病痛中。探究性试题并不神秘,总体来说它属于常规性试题,只是要求理解的深刻一点,思考的周全一点,做好此类题目,研究文本是基础,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理有据。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二者缺一不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双白老人于德北①按算双白老..”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