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重金属污染防治背后:被保护的科研秘密赵一海①尽管确立了“15%”的削减目标,锁定了“4452家重点企业”,但新近出台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重金属污染防治背后:被保护的科研秘密
赵一海
① 尽管确立了“15%”的削减目标,锁定了“4452家重点企业”,但新近出台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仍没有完全消弭公众对于重金属污染的追问,这超过四千家重点防控企业姓甚名谁,仍未见公开披露。
②早在2005年,谢学锦院士便向湖南有关部门告知“湘江流域要出大问题了”,结果未获重视。数年之后,湘江沿岸接连爆发重金属中毒事件,一语成谶。
③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相关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多篇学术论文显示,数年前,科学家早就预警,遍及广东、广西、湖南的多个矿区存在大量砷渣废弃,而矿区周围的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高达百倍。然而,与88岁的谢院士一样,研究者们的努力无一例外地遭受冷遇。
④“无法对公众传播学术成果,我们只能表示遗憾。”另一位年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电话里语调寥落。
⑤时至今日,坚持汞污染研究30年的王起超不无遗憾地表示——“目前,对汞的生产、进口、加工、利用、排放情况还处于底数不清的状态,基础统计数据或不完整,或相互支持性差”。他甚至断言,“当前中国汞污染研究已经严重滞后于形势要求”。
⑥一位环保观察者如是总结:“对于早期科研,坚持不够,投入不够,两条先期治理的江河没有带来普适的经验,仅仅留下沉痛的教训。”
⑦而针对相对隐形的土壤污染,谢学锦院士表示,“在以往难以获得与水体同等的重视,甚至我们的理解都有偏差”。
⑧尽管在1980年代中期,便有学者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土壤环境与肝癌死亡率的关联研究。此后陆续展开的调研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失调与区域性肿瘤高发有明显关联。
⑨但土地的“健康标准”,整整迟到了十年——1995年国家颁布《土壤质量环境标准》,甚至全面摸清全国土壤“家底”的时机也被一再推后。
⑩针对摸清重金属“家底”,谢学锦院士还有过远期构想,调研范围甚至扩及整个生态系统。此种思路,得到了多数人士的支持,尤其是“大气的重金属污染不能再被忽视”,而以汞为代表的大气重金属污染被重视,甚至来自国际压力,因为“可能排放到大气环流之中,进而引发全球影响。”
⑾早在联合国环境署第25届理事会上,中国政府便对一项关于全球汞问题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的决议表示支持,着手对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进行控制。
⑿“除开早期针对饮水砷中毒的人道援助之外,国际社会对中国重金属污染的关注,仅限于大气汞污染,”马军坦承,“重金属问题不可能像生物多样性等其他环境问题,国际社会会认为这是完全的中国内政,需要我们自己解决。”
2011年03月14日  南方新闻网
小题1:纵观全文,我国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2:文题中“被保护的科研秘密”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6分)
小题3:探究:结合文意,你认为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受污染的地域广,全国很多地区出现污染;被污染的领域广,涉及土壤、大气和水等;已经严重危及到人民的健康;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抗议。(前三点,每点2分,最后一点1分,满6分为止)
小题2:含义是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难以公开和推广;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每点3分)
小题3:对于早期科研,要坚持到底,加大投入;要畅通对公众传播学术成果的通道,增大信息的透明度;国家要明确污染标准制定好规划;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寻求国际帮助。(答对任意3点皆可,每点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在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梳理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答案。二、三段可总结出第一点,六、七、十段可总结出第二点,第八段可总结出第三点,从全文来看,严重的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和抗议,从第十一段可总结出第四点。
小题2:
试题分析:“被保护的科研秘密”这个题目中需要理解的一个是“科研秘密”,一个是“被保护的”,所谓“科研秘密”,从文章中看就是已经发现和研究出来的污染问题;“被保护”,从文章中“这超过四千家重点防控企业姓甚名谁,仍未见公开披露”,“研究者们的努力无一例外地遭受冷遇”,“无法对公众传播学术成果,我们只能表示遗憾”等可知,指的是这些研究结果难以公布和推广。考生能把这两层意思分析清楚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从全文寻找信息。由第六段“对于早期科研……沉痛的教训”,可知,对于我国重金属污染的早期科研应加大投入,应坚持;从本文所揭露的,科研结果难以公布和推广的事实可知,应增加透明度;从第九段、十段可总结出国家应有规划;从最后两段可总结出,应借鉴国际经验。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重金属污染防治背后:被保护的科研..”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