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贵族间的战争张宏杰(作者:清华大学博士后,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春秋时代的战争规则,其实就是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欧洲骑士的行-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贵族间的战争
张宏杰
(作者:清华大学博士后,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
春秋时代的战争规则,其实就是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
欧洲骑士的行为准则是:不伤害俘虏,不攻击未披挂整齐的骑士。不攻击非战斗人员,如妇女、儿童、商人、农民、教士等。这岂不正是“宋襄公精神”?可惜的是,相当多的中国人崇拜骑士精神,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是“宋襄公主义”的欧洲版。
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子路正冠。
说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战争中阵亡,临死前还不忘系好被对手砍断的帽缨,正冠而死。重视仪表、重视细节,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养。子路在敌人的刀锋下系好帽缨,体现了贵族式的在死亡面前的从容不迫。
西方的贵族社会也能找到相同的例子。法国大革命高峰的时候,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断头台。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留下了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优雅的一个道歉:“对不起,先生。”
正如这位皇后的下意识反应一样,“贵族文化”的首要特质就是优雅。子路的最后一个动作,不叫迂腐,叫教养,叫贵族风度。
另外一个故事,今天的读者读起来可能感觉更奇怪。
鄢陵之战中,晋国将军韩厥打败了郑国的君主郑伯。郑伯乘车逃走。为韩厥驾车的驭手杜溷罗说:“赶快追。他的御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很快就能追上。”韩厥却说:“算了吧。不能再次羞辱国君了。”他命令驭手调转车头,放过了郑伯一命。
这个故事反映了贵族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条,即对对方的君主保持尊重。欧洲政治中也有类似的传统,那就是做过国王的人即使被从王位上推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这是骑士精神的表现之一。因此,欧洲权力斗争中的失败者鲜有被处死的例子。人们无法容忍一个国王杀掉另一个国王。他们不是不知道养虎遗患的道理,只是不愿破坏自己的骑士风度。
春秋时代的战争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插曲。比如发生在楚国与晋国的另一次战争“之战”中的一个画面。那场战争中,晋国被打得大败,在逃跑时,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楚国士兵不但不乘机追杀,反而还跑上前教晋车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晋军脱离困境后,回头对楚军开玩笑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意思是,还是你们逃跑有经验啊!
这种“可笑”的场景在中世纪欧洲贵族的王位之争中也常能看到。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孙享利二世和外甥斯蒂芬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抢先一步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不服,因此领兵前来争夺王位。
在第一次王位争夺战中,年仅十四岁的亨利二世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还没开战军队就没有了粮饷,陷入饥饿,困窘之下,他居然向敌人斯蒂芬请求支援。而斯蒂芬呢,竟然慷慨解囊,借钱让亨利二世把饥饿的雇佣军打发回家,第一次战争就这样可笑地不了了之。
数年之后,亨利二世羽翼已丰,卷土重来,双方再次展开大战,这次亨利二世很快取得胜利,斯蒂芬俯首投降。然而,双方谈判后达成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双方约定,斯蒂芬继续做英国国王,但要宣布亨利二世为继承人。
这些故事反映出,贵族间的战争一般不以杀戮和彻底征服为目的,只为分出胜负。战争一般点到为止,给对方留足面子。在战场上,大家是敌人,下了战场,大家仍然是朋友。(完)
来源: 2014年3月《瞭望东方周刊》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不伤害俘虏,不攻击未披挂整齐的骑士,不攻击非战斗人员;这是欧洲版的“宋襄公主义”。
B.子路在敌人的刀锋下系好帽缨,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竟然向侩子手道歉;这样的教养与贵族风度,未免迂腐了。
C.鄢陵之战中,晋军放过了郑伯一命的故事,反映了贵族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条:对对方的君主保持尊重。
D.晋军战败逃跑,楚国士兵跑上前教晋车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晋军脱离困境后,却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这显然在讽刺挖苦对方。
E 亨利二世与斯蒂芬争夺王位战争,说明贵族间的战争一般不以杀戮和彻底征服为目的,只为分出胜负。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诗文名句不能表现 “贵族精神”的一句是        (3分)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贫贱而不移,富贵而不淫,威武而不屈。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贵族精神”的主要特征。(4分)
小题4:一小偷轻易破门而入,入室却发现主人实在太贫穷了,于是留下两张百元大钞和“去买把好锁”的字条走了;这个故事有贵族精神吗?为什么。(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B  D
小题2:C
小题3:①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下也要维护生命的尊严;②同情弱者,绝不在弱者面前逞强;③勇于竞争,更恪守竞争规则。(每点2分)
小题4:此题开放性的,只要能扣住“贵族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①有。因为他有对弱者的同情,而且“盗也有道”,他恪守规矩。
②没有。因为他毕竟是小偷,私闯民宅,就是违法,是破坏规则;而且留下大钞,实质上不过是赃款转移。(陈述两条以上理据,每条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B项“未免迂腐了”与原文“不叫迂腐”相悖;D项“这显然在讽刺挖苦对方”与原文“回头对楚军开玩笑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意思是,还是你们逃跑有经验啊!”不符。
小题2:
试题分析:C项中诗句,无论是表现血战到底的“爱国”精神,还是不满穷兵黩武的厌战情绪,都与文中所谓“贵族精神”无关。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回答时,结合文中语段的内容可以总结归纳出答题的要点,尤其是关注语段中那些具有总结意义的语句。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式的试题,学生答题时,根据文中贵族精神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贵族间的战争张宏杰(作者:清华大..”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