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高一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下列对这段文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一节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以及叶子下的流水,是按照从远至近、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来写的。
B.作者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是在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C.这一节运用动静结合写法:荷叶、荷花是静态描写,荷香、荷波是动态描写,这样有动有静,充满生机。
D.本节用了不少叠词,读来顺口,听来悦耳,有声韵之美,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氛围,有很强的表现力。
2.下列对文中语句和加粗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出水很高的叶子亭亭玉立的美姿。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了通感手法,写出荷香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特点。
C.“点缀”准确地描绘了绿叶满池、荷花稀少的景象,如果换成“开”,原文清雅悠远的意趣就减少了许多。
D.“高楼”表达了作者淡淡的愁思,与“冥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词句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A
2.D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主要考查你对  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考点名称: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 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主要考察对课内文章和中外名著的理解。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课文有总体的把握能力。
    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对文本的阅读的过程。如果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看不懂,又何谈做题,又何谈提高成绩。
    语文的阅读理解又是重要之重要。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

  • 知识点拨:

    一、问题设置:

    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   

    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   
    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   
    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二、做好阅读理解经验:   

    1、读,且熟读
    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2、思、且深思
    只要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3、取、忌断章取义
    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三、阅读理解的常用解题思路:

    1.明主旨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大意很关键。   

    2.抓要点   
    阅读理解短文的信息较为密集,考试时并不要求每句都透彻理解并瞬间强记所有信息,在领会短文大意之后,可根据试题迅速抓住有关段落或句子核查与分析,然后作出合理判断。   

    3.理顺序
      
    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地点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贵重好坏、课程的内容时间、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必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重点的比较和整理,然后作出判断。   

    4.破疑点
      
    快速阅读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确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等,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如何突破疑点从而改善阅读的心态呢?第一,借助试题破疑点;第二,比较用语的异同破疑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