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父母说:“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道底色,妈给上什么颜料,孩子身上就落什么色儿。”孩子说:“成长的经验是要靠我们自己获得的,不是家长的强行灌输。-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母说:“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道底色,妈给上什么颜料,孩子身上就落什么色儿。”
孩子说:“成长的经验是要靠我们自己获得的,不是家长的强行灌输。如果我不栽跟头等于没有经验,早晚有一天还是会跌倒的。父母的经验是很宝贵,但是仅供参考。”
这是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里两段观点鲜明而对立的台词。一方面是要以自己的经验为孩子掌舵的父母,一方面是要自己闯“江湖”的儿女。
面对这样的对立,你做何感想,如何选择?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我的青春谁做主
记得第一次出远门的时候,妈妈长久地拉着我的手,把所有母亲的语言一遍遍地向我叮咛。
直到东方的霞光染红村头的树枝,直到树枝上的鸟儿看到日头高高地挂上树梢,开始兴奋地骚动。你的手啊,仍在紧紧地握着我。
你说,路途中有很多隐藏已久的沟壑,路途上有许多的岔口,忧郁的时候就去看看那一条路上的行人的足迹更为密集。
可是,妈妈,即使你为我想到了九十九条路和岔口,也一定会有第一百个路口仍然等着我去走。
成长的经验是要靠我自己获得的,不是您的强行灌输。如果我不栽几个跟头不就等于没有经验了吗,迟早有一天我还会跌倒的。
曾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不幸、忧患、苦难和挫折,能将我们的心灵炸破,而在那炸开的瞬间会有丰富的经验、新鲜的娱乐不息地喷射出来。“试想,如果生命的征程都有父母为我铺垫,仅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的存在也就失去了真实的价值。
成熟的秋叶会拒绝虬枝的庇护,悠然飘零化作春泥;坚强的云朵会拒绝哭泣的雨滴,拭干泪水露出虹霓;真正的男儿会拒绝父母的溺爱,挺起胸膛独自行走出风雨荆棘。
蚕蛹依恋茧的温暖,难以变成翩飞的蛾;航船依恋港湾的平静,难以到达远方成功的彼岸;雪水只有离开雪山才能回如江河湖海,柳絮只有离别树枝才能够播种绿色的希望。
我知道,天下的父母总想呵护孩子的一生,他们的爱就像深井,子女那浅浅的桶,又怎能够量出井的深度呢?我知道,无论自己走了多远,背后总有两双关爱的眼睛与自己同行,这是一生的牵挂和情绪。
面对这样深沉的爱,我们更应该迈开脚步去闯荡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安逸地生活在所有危险的拐角都缠上了棉布的天堂。
我的青春谁做主?未知的世界,神秘的未来,是苦难?是彷徨?还是……
等再次出远门的时候,我会拉着妈妈的手,向她诉说我内心深藏已久的爱的言语。
西方的晚霞演绎着五彩缤纷的童话,树上的鸟儿无声无息栖在枝头……
爱我就放开手,我的人生要我自己去走,我的青春我做主!


这是一道现实性极强的材料作文,父母强调对子女成长的指导,甚至不惜强行灌输,而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叛逆性,这是一对值得深思且急需解决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生活中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事情。因此这篇作文可以写成议论文,阐述道理,说明自己的认识,又可以联系实际,讲述故事,写成记叙文。
写议论文可以从三个方面立意:
1.思考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优劣;介绍、讨论青春期孩子成长的是是非非;将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联系起来,辩证地讨论分析。
2.反思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可以从批评父母凡事以自己的经验为孩子掌舵的做法入手,提倡父母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例如,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为贬义词?》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深思。文中说,“中国妈妈”已经成为美国校园的贬义词,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永远以别人为标杆。中国的父母总喜欢把自己的理想放置在孩子身上去实现,往往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
3.讨论青春期孩子成长的是是非非,既可以肯定成长时的独立精神,也可以强调青春期叛逆的底线是道德与文明。辩证分析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既重视父母宝贵人生经验的指导作用,又提醒父母与孩子关注时代的进步与变化,成长也需要与时俱进。
写记叙文时应力求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最好能写成有“我“的文章。
总之这篇文章,开放性很强,写作时,应该选择较小的切入点,有的放矢,深入开掘,切忌面面俱到。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父母说:“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道底色..”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