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线就是生命线。
2.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
3.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正能量。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参考例文
底线
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质莫过于能坚守心灵的底线为人一世,当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心灵的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最起码的准则,坚守心灵的底线,做一个真正的人
当屈原怀抱大石走向汨罗江时,那句“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应该还在身后回荡“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者乎?”这是他的告白他不愿随其流而扬其波,于是他作《怀沙》之赋,走到江边,他回首一瞥,看见了郢都,看见了秦军长驱直入的狼烟,闭上眼后,一扭头就坚守了心灵的底线他躺在了江底,却站在了天地之间
汨罗江的水在静静地流着,是在诉说什么,抑或是在暗示着什么?我默默感悟,思绪飞扬
每当素琴飞声之时,仿佛仍可以感受到嵇康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慨无论是俯首请以为师的三千太学生,还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都不曾令他犹豫是生,只须他低头一句话,但他却扬眉说了一句“拿琴来”,于是,结果是死一曲《广陵散》为他的生命划上了句号,在悠扬的琴声中,他用生命坚守了心灵的底线
那一曲绝响,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嵇康,即使是面对死亡,他也没有让自己的心滑落到那底线之下,他是个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说在无垠的历史天空里,嵇康是颗闪亮的明星,那么,陶渊明 呢?
溪流淙淙,菊香阵阵,陶渊明赋诗之声随缕缕清风飘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南山的幽菊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他窈窕寻壑,亦崎岖经丘,在悠然自得中远离了污浊的官场,坚守了心灵的底线
不可置否,陶渊明亦可熠熠生辉于历史的天空,泰然立于天地之间回眸历史,我还看到了苏武,李白,岳飞等好多坚守了心灵底线的先贤,他们傲然于天地之间,让所有逾越了心灵底线的人无地自容
坚守了心灵的底线,任那天空阴霾昏暗,任那大海浊浪排空,任那山雨欲来风满楼,自可信步闲庭,泰然自若,在那心灵的天空,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闲看亭前花飞花落
逾越了心灵的底线,就算你有倾天大权,你看到了岳飞墓前的跪像了吗?那是千载骂名,那是遗臭万年;逾越了心灵的底线,就算你集万千荣耀于一身,你可想到日日夜夜心灵的折磨是如何的生不如死?
水坚守了底线,可为人类造福,逾越了底线,则是千里,民不聊生;火坚守了底线,可供人类取暖,为人类照明,逾越了底线,则是家毁人亡,生灵涂炭;人坚守了底线,可名垂青史,流芳万世,逾越了底线,则会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人啊,无论什么时候,你是处江湖之远也好,是居庙堂之高也罢,都要坚守心灵的底线,这样才能安身立命,维护自尊,获得他人认同,才能称的上是真正人。


试题分析:
第一则材料是名人言论,主要意思是:1、当下中国最缺底线;2、底线就是生命线。
第二则材料也是名人言论,主要意思是:不必拿底线当优点。
第二则材料是一个新闻事件,主要意思是:呼唤中国网民坚守底线,传播正能量。
综合三则材料,求同存异,可知:本次作文的主旨应该围绕“底线”二字展开,在肯定坚守底线的原则基础上,畅谈自己对“底线”的各种认识。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针对两位名人的言论发表看法,也可以表达自己对底线的独特认识;可以评论中国网民的底线问题,也可以针对生活中种种守住底线或放弃底线的行为,发表看法。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