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①有两个年轻人,大学期间,同在一个班。男生兴趣广泛,特别喜欢诗歌,经常给女生朗诵舒婷,女生被男生打动。两人成绩优秀,爱情甜蜜。-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①有两个年轻人,大学期间,同在一个班。男生兴趣广泛,特别喜欢诗歌,经常给女生朗诵舒婷,女生被男生打动。两人成绩优秀,爱情甜蜜。毕业后他们很快便结为伉俪。男生创业打拼,搏击商海。因为应酬多,压力大,工作辛苦,男的过早地有了白发,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天天很晚回家,每次都一身酒气。女的发现老公心里只有金钱,于是开始抱怨,日子从此不再宁静。 ②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长期工作在田间地头,与孤寂为伍,与风雨为伴,他执着于自己的追求,无怨无悔。但繁重的工作之余,看书,下棋,特别爱听音乐,爱听舒伯特,爱拉小提琴,就连在文革中挨整,也没放弃自己的爱好。 请根据你对上述两则材料的理解,找出一个共同点,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文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
答案
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 一年复一年。时间真的是一点都不饶人。早上刚醒时心情还是有点不顺畅的。但是不知怎的,就突然开朗了不少。趁现在,心情既不是太激动也不至于太低落,是该总结和展望一下的。 这一年,像是小说的高潮,矛盾最尖锐的时候。我经常莫名奇妙的痛苦,深深地感觉到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成长。这一年是我成长最迅速(是应该加上自认为是么),也是心境最迷惘的一年。 如果说成长,这一年,通过各种渠道,阅读,旅行,参加各种活动,接触各种人物,和各种人沟通交流,在过程中感悟、总结、模仿、改正、成长。 如果说迷惘,这一年,因为获取的信息太多太杂,各种不同的观念在我心中交织纠结,我的眼界和自身经历还是太浅薄,无法有效消化大量的他人总结出来的感悟和经验。面对问题时反而显得多虑而优柔寡断。 这些天,周围是过年的喜庆气氛,我的内心却是不安和焦虑的。我究其原因,想是因为又一年过去了,我到底没做成几件让我骄傲、或者让我取得明显进 步和提升的事情。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我眼睛死死盯着对自己的提升上,而忘了去欣赏周遭的美景了。过年,我一直在强迫自己用清理电脑,看书,聊天等无意 义而重复的事情去充斥我不安空虚的内心,而忘了去和家人交流,感受过年的美好。辞旧迎新的新年更是加剧了我内心的不安。 于是我想着为自己减压,但任何方法都不奏效。想必是因为自己真的没有养成什么特别钟爱的兴趣。 因此,年边上这几天都是在焦虑、颓废、自我鼓励再焦虑的反复中度过的。 直到偶然一句话闪现在我脑海中: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 一个内心不丰富的人才会不断向外去扩张,去强迫自己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用外物去武装自己以变得强大。然而,一个真正内心丰富的人,只需向内去关照自己的内心就已经足够他去领悟去幸福了。 也许,这才是我的症结所在吧!过去的这一年,我不断努力的去通过各种渠道证明自己提升自己、获得荣誉获得肯定然而却并不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原因就在于此吧,我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丰富。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让我失去了对很多美好事物的兴趣,抱残守缺,固守自己已经得到的,不去尝试新鲜事物,以功利为目标去追求那 些物质世俗的东西。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在阅读时是相对比较舒服的,因为阅读能让我的内心暂时的安静下来,去体味另外一个世界的悲喜,这也是一种内心的丰 富。不幸的是,迫于压力,阅读只占我生活的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我也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快餐式的获取了很多未经消化的信息。 我很高兴自己真正的借助这几天的煎熬与反省,对去年的一切做了一个深层次的解构。 对明年的很多盼望现在都寄托在这一句话上,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 |
试题分析:内心丰富的人,身处困境时不会被艰辛压垮;面对金钱至上的追逐游戏时不会成为俗物。为生活奔波,生活会充满情趣;为事业奋斗,事业会变 得温暖。他们的人生不是单调和寂寞的,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冰冷和乏味的。其实做到让内心丰富而充实并不难,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对一些高雅的爱好始终充满 热情,比如文学,比如音乐,比如绘画,比如旅游等,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变得诗情和浪漫。参考题目: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用文学艺术温暖人生,为理想拼搏离不 开文学的滋养,用情趣照亮人生,扮靓生活,让人生不孤单寂寞。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①有两个年轻人,大学期间,..”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