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二)从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文明是因为被亵渎、被开玩笑才灭亡的。恰好相反,一个拥有活力的文明,应该容许对经典进行解构、消解或者恶搞,这些行为代表了一种昂扬的创造力,赋予一个文明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网络写手马伯庸《开玩笑的文明》
(三)2013年10月20日广电总局在“加强版限娱令”中,向各大卫视下文: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抵制过度娱乐;每季全国只有一档歌唱类选拔节目能在黄金档播出……
要求:
①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
③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参考作文
处处有度
酒香太醇,梅香过淡,只有桂香馨香适中。在无数文人的诗中,墨客的文章中尽显风流。
蜜味太甘,水味过清,只有清茶之味让世代人品不尽,尝不穷,喝不厌。
所以,为物要择之有度。汪国真曾说:“只是相思情太浓,仅用相识意太淡,友情是相识,味甘境又远。”在他看来,交友要处之有度,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友谊的发展。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处之有度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辛弃疾面对世态炎凉,并未逐流扬波,也未消极堕落,而是和平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司马迁面对宫刑的残酷折磨,并未奋起反抗,也未郁郁自终,而是以平民之身,思百家之责,用《史记》见证他已不再是匍匐于殿下的人臣,而是畅游于华夏的史官。李清照在亡夫破国之后,并未沉溺于明日黄花,也未失掉前宋遗民的原则,而是在秋雨梧桐之夜力撰《漱玉词》,在雁字回时勤修《金石录》。
是呵,处之有度,使他们面对挫折时既不高亢,也不低落,而是把心思埋于事业,为国为民尽献一份力量。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左迁被贬之时并未忘己之责,未置国忧民难于度外。所以,处之有度的原则使他既能和平面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儿女情长,又能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处之有度,让我们明白如何面对自己和他人。面对贪婪阴险的秦王,蔺相如强争力谏,渑池会上,为赵国护尊维言;完璧归赵,尽显英雄本色。而面对同朝之相,他明白“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所以弃个人之私,谋国家之利,而没有以廉颇之道还治廉颇之身。处之有度,最终使赵国战胜于朝廷,也使“廉蔺之交”成为千古美谈。
越是巍峨挺拔的山峰,越有身崩离析的危险;越是屈身于温室这安乐环境的盆景,越有被寒风摧折的可能。只有处之有度,才让丹桂飘馨,香气适中,才让茗茶味清淡适中,回味无穷。
罄南山之竹,书“处事有度”之利无穷;决东海之波,流“处事有度”之益难尽。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此题是一篇材料作文,三个材料的共同点就是一个“度”,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度,娱乐也好、工作也好、学习也好、待人处事也好,都得有度,不足和过度都有害,把握这个度,就是本文的核心。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