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当两朵花都争向那一缕冬日的阳光时,一朵花悄然转身,这是成全;当两只手同时伸向一本喜爱的书时,一只手陡然放下,这是成全;当茶叶忍受沸水的-高一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两朵花都争向那一缕冬日的阳光时,一朵花悄然转身,这是成全;当两只手同时伸向一本喜爱的书时,一只手陡然放下,这是成全;当茶叶忍受沸水的煎熬,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杯香茗时,这是成全。成全是生活中的和风丽日,展现出一道道优美独特的风景。 请你以“成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700字。 |
答案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的一天,我去医院看一位生病的同学,因为是周末,所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正好和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扶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女儿困难地为父亲挡着拥挤的人们。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女儿也说:“谢谢你啦,不用了,我爸爸身体硬朗着呢,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是这样,有些尴尬,两只手局促地搓了搓,再次说:“您坐吧,大爷!您看车上太挤了!”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他走到座位前微笑着有点行动迟缓地坐了下去,那位姑娘脸上流露出笑意。我发现那个女儿却明显地用不高兴的眼神看了她一眼,好像责怪她似的。让我很疑惑。 公交车突然一下子加速,又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手扶前面座位的椅背,微微欠了欠身子,皱了皱眉头,好像在努力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就不知要遭多少罪了。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准备给同学打电话,问清他住哪个病室。也正因为停了一下,我才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善良! |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话题作文,首先考生要弄清话题内涵。“成全”一词,在工具书里的含义有两个:帮助他人使其实现某种愿望,使自己完美无缺。审读话题作文的提示语,不难看出“成全”的内涵,即是帮助人(物)使之实现某种愿望,成全他人就意味着有时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和奉献帮助有一定的联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和一般的写奉献的不同,这个话题,还要能写出成全者的胸怀。成全是一种奉献,一种牺牲,意味着一种更深的责任,一种更大的担当。也许成全的背后,是隐忍,是淡泊,是谦卑,但同时又是胸襟。成全别人等于成全自己,成全了别人,也美丽了自己。“成全”,意味着在照亮了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一个人懂得成全别人,无疑会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完善自己。其次,要根据话题内涵选择符合内涵的素材了。这个话题作文选材虽然宽泛,但符合上述内涵的素材也不是可以信手拈来的,要求学生视野开阔,关注那些真正体现成全内涵的素材。如,汶川地震中,废墟下的母亲在自己断奶的情况下,咬破自己的手指,让婴儿吸食自己的血液。这是母亲在极度危险中对孩子的成全。同时。这个成全,还应当是成全别人美好善良的愿望,是合理合法的愿望,切不可理解为现实中被扭曲的不分好坏善恶的“成全”,因为成全换来的是世间的美好与和谐。只要符合这些,“成全”这一话题,可以选取一个小的角度来写成记叙文或小小说故事,也可以从大的角度来写成议论文、历史散文。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当两朵花都争向那一缕冬日的阳光时..”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