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据报载:“前不久北京遭遇雾霾围城,行人甚至宠物戴口罩已不再是新闻,北京大学校园内李大钊,蔡元培等先贤的雕像也被戴上了口罩。”请根-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报载:“前不久北京遭遇雾霾围城,行人甚至宠物戴口罩已不再是新闻,北京大学校园内李大钊,蔡元培等先贤的雕像也被戴上了口罩。” 请根据这个报道,结合你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逢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
答案
【习作例文】 雾霾来了 那一夜,我在浓雾的笼罩下回到家中,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睡着了。睡得很沉,似乎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嗨,快醒醒,不要睡了!”突然,一声催促把我惊醒。我睁开眼一看,一位白发苍苍,戴着厚重老花镜的老爷爷坐在我旁边。我连忙起身,环顾四周,我正坐在一个小飞行器里,飞行器运行的速度很快,外面的景象都模糊不清。 “你是谁呀,我现在在哪里?”我好奇地问。 “我是Q博士,我们现在在一个时光飞行器里,很快我们就要到2050年的世界去,小朋友,想要和我去玩一玩吗?” 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的我很想放松一下,于是连声答应。 2050年,世界面临着一个问题,空气污染。从外星看地球,除了四大洋、高原、盆地、沙漠、热带雨林、草原、南极、北极等无人区域以外。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那些是什么呀?”我问道。 “那是雾霾!”Q博士说,“受空气污染的影响,世界完全被浓雾笼罩。我们看来得降落了,不然我们在空中什么也看不到,我们就选……A国吧!那里空气污染指数小,不容易生病!” 飞行器降落到A国的首都。我们下了飞行器,Q博士按了飞行器表面的一个按钮,飞行器缩小成玩具飞机大小。 我们入住了一家宾馆,打开电视机,每个频道都播放着世界的空气污染。电视里记者们正采访着国家气象局,环保局等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人士。那些人都很严肃的样子,分析着雾霾的原因、后果,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他们都纷纷表示要让全国人民看到他们缓解污染、治理雾霾的决心。 “这个国家看来还是很有信心治理好雾霾的!”我对Q博士说。 但Q博士摇摇头说:“这些专家只是提出了对雾霾的各种看法与建议,但这些建议都不太合理,他们没有从根本解决污染问题,走,我们去闹市区看看!” 闹市区的人数比我想象的要多,但是他们一个个都带口罩,裹得严严实实,而且一脸忧愁的表情。我和Q博士乘着飞行器来到郊区。只见郊区里全都是工厂,烟雾弥漫,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烟囱上喷出黑烟升到空中,凝聚成一团灰蒙蒙的云。 “这个国家真奇怪,说好要治理雾霾,这些工厂怎么还在工作呀?”我问道。“所以嘛,这个国家所谓的专业人士只是嘴上说说而已!”Q博士叹了一口气说,“很快这个国家就要从轻度污染上升为重度污染,我们必须离开这里。” “那赶紧走啊!”我急切地说。我们坐上飞行器,来到了B国家。 B国家的空气污染较重,但从行动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治理雾霾的决心很大。我们来到它的首都,大街上,私家车很少,只有公交车和部分出租车。郊区里,工厂几乎全关闭了,没有浓烟,也没有难闻的气味。人们身处不良的环境,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Q博士为了解这个国家的情况,决定在这个国家住一段时间。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打开电视,新闻报道:“B国家由原先重度污染变为轻度污染,而A国可想而知,已达到重度污染,哮喘、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不断蔓延,医院都挤满了人,没受传染的人只好躲在家中,不敢外出。” “叮铃铃……叮铃铃……”床头的闹钟响起,哦,原来是一场梦。我拉开窗帘,仰头一望,南京的天空还是灰蒙蒙的一片。 雾霾来了,不同的国家,应对的方式差别竟如此之大。我回想着梦中的情节,若有所思。 生活中,雾霾就是一个个困难。生活中的雾霾来了,你是选择勇敢面对,迎刃而解,还是自我安慰,最终回避呢?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必须仔细阅读材料,弄懂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材料讲的是北京的雾霾,实际就是讲环保的问题很严重,就是讲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当前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因此作文应当主要从环保的角度立意。可写成议论文,也可编故事或小说,写成记叙文,还可加以想象写成科幻作品。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据报载:“前不久北京遭遇雾..”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