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葡萄藤借助木竿,盘旋而上,沐浴阳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处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清风,随遇而-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葡萄藤借助木竿,盘旋而上,沐浴阳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处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清风,随遇而安,繁衍生息。自然生命借助外物,得以生存发展。我们人类也是如此。牛顿借助伽利略的学术理论,建立起牛顿力学体系,奠定了自己在物理学上的地位;奥巴马借助美国民众的支持和多数华人的好感,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偏易

答案


胜在凭借
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大海清澈碧透,却凭借礁石,引起激昂澎湃的浪花;雄鹰,没有现代高科技,却仅凭一双翅膀,飞向高远的天空。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独立,而今经过激烈的优胜劣汰,得以继续生存乃至进化的生物,大都胜在凭借。
上帝是公平的,给予每个生灵的均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群狼凭借尖牙利爪可以使人无法与之正面对抗,但猎人却凭借智慧,凭借地形优势,设下陷阱,从而收拾了群狼。这岂非胜在凭借?
生命之美需要“借”。那是足有六米多宽的山涧,两边垂直,是绝壁。进退维谷的斑羚们渐渐安静。随着头羊沉郁的咩叫,斑羚们开始了生命的对接,年轻的斑羚们凭借老斑羚的脊背顺利飞过,但随之是老斑羚落入山谷下沉闷的落地声。斑羚群凭借半数斑羚的牺牲换取另半数的生存。老斑羚们舍身拯救群体,它们远胜于现如今某些自私自利的人,它们身上,凸显的是生命之美。
人生之美需要“借”。《荀子·天论》有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不因为尧、桀而存在、消失。与其顺从天而颂扬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变化规律来利用它?与其仰望它,坐等他的恩赐,怎么不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荀况以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真切的告诉我们,天有常道,地有常数,胜在凭借!
祖国之美需要“借”。昔日的满清王朝昏君当道,天下烽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爱国志士发展起了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效果虽不明显,但也有效地减少了祖国为列强所鱼肉之程度。而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凭借他人成功的政治文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铸就中国在国际上的新面貌,新地位,新辉煌。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船,能帮助我们横渡无边的大海,到达彼岸;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飞上太空,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摘取成功的果实……成功其实并不难,只有你有所凭借。借助支点会撬动地球,借助智者可以创造奇迹,借助外物可以成就自我。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学会凭借,是一种智慧,可以让我们更具竞争力。但我们切莫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因为只有恰当的“借”,借其长补己之短,方可成就精彩人生。此所谓“胜在凭借”。
本文立意准确,论证方法丰富,说理层次清晰,结尾论述辩证,语言形象而有气势。


试题分析:首先来分析这则材料,植物凭借自然条件实现自己的目标,人则凭借他人获得成功。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凭借”这个话题。那么,什么东西可以凭借?应该怎么凭借?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作文的切入点。可以凭借的,是某种条件,某个支点。这些条件和支点,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凭借的方法,可以是对优秀成果的学习借鉴,可以是对现有经验的利用吸收,也可以是巧妙地接受他人的帮助,获取他人的好感。
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无不相互相承。红花还需绿叶成。明月的高贵还需众星环抱。人再怎么善行善爬跑,没有千里马的承载,也不可能一日千里;再怎么的英雄若要沧海横渡,还是要假于舟楫……因此,我们可知,物如此,人更如此。必须善假于物!善假于物,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弱变强、败转胜.善假于物,不是纯粹的利用,而是一种战略,一种双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个人善假于物,可成功立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善假于物,可傲视世界!
我们也可以反向立意,凭借固然是一种生存智慧和技巧,但是要真正强大,更需要过硬的自身素养,需要自立自强。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葡萄藤..”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