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那样一些寻常事让你印象深刻。请以“凡人小事”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写出人物鲜明-高一语文
题文
作文 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那样一些寻常事让你印象深刻。请以“凡人小事”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 ③写出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 |
答案
略 |
文题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所写的内容也较广泛。但应注意,本题的题眼在字眼的反面:平凡之中写出不平凡。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以记叙为主,通过生活细节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可以适当议论与抒情。 [方法指导] 1、什么是个性,什么样的人物才算有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出鲜明的个性,是写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作品之所以能把这些底层人物描写得真实感人,是因为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缺少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 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就必须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物个性的必备条件。 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就必须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 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中。“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材,只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刻画人物的个性。 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慢体会到。 2、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叙述、描写的手法写人记事,有时也要结合抒情和议论。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和情感体验。同学们写作时往往缺少“描写意识”,习惯于叙述,而不长于描写,因此文章往往平铺直叙,干瘪乏味。写作时,如果能叙写结合,突出描写,使笔下的摹写对象有形态、有动作、有色彩、有声响,文章就会有栩栩如生之感、历历在目之效。 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那么,在叙写中,什么地方需要集中笔墨进行描写呢?这里就有个确定描写点的问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等,都要紧扣文章的主题,不能单纯地为描写而描写。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果断割弃。 确定好了描写点,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呢? 第一,要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描绘摹写。 第二,要善于通过各种描写传达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在写作中,描写总是伴随着情感——无论是描写环境,还是描写人物,总是渗透着人物的情感,流露着作者的倾向的。 第三,要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这里着重谈谈这个问题。 ⑴肖像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沦为乞丐:“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到鲁家:“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她精神上的最后的希望破灭后:“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几处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关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⑵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要性格化。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诸如阿Q的精神胜利,孔乙己的腐迂,周朴园的虚伪冷酷,吴荪甫的狡诈恃强,觉新的委曲求全,虎妞的泼辣粗野,三仙姑的装神弄鬼,李双双的热情爽直等等。做到从“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 (3)行动描写。动作虽然不像语言那样具有明确的意义,但它却同语言一样表现着自我,传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它也是表情达意的语言,只不过是无声的语言。 如:“……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鲁迅《药》) 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 (4)心理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动作暗示等。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 这一段心里描写虽然很简洁,但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画了出来。 此外还有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不一一介绍。 描写是记叙类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在写人、记事、状物、摹景中广泛运用。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一定要强化描写意识,训练再现能力,力争把客观对象摹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读者有如历其事、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如嗅其味、如睹其人的感觉。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作文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那样..”主要考查你对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 命题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命题作文概说:
2、全命题作文特点:
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3、半命题作文特点:
给予学生在选材、立意、构思上更强的自主性,开拓学生视野,减少学生审题失误,易于学生自由发挥。在半命题作文中,提示语是关键,提示语能从选材的内容、范围、角度给予学生于启示。命题作文类型:
(一)全命题作文:
①直接式命题
②含蓄式命题
③设想式命题
④观点型命题
⑤散文型命题(二)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
①命前半题
②命后半题
③命首尾题命题作文的提示语:
1、设计提示语,创设写作情境(作用)
①多方列举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②尽力拓展文题外延。
③提供想象空间。2、半命题作文设置备选项,拓展写作空间。
补题遵循原则:
①补自己最熟悉的。
②补自己最有把握的。
③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
④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命题内容范围:
1、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3、运用联想与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快速补题技巧补题时,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