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名运动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请你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表:-九年级数学

首页 > 考试 > 数学 > 初中数学 > 折线图/2019-1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然,出现极端数据不一定用中位数,一般,统计上有一个方法,就要认为这个数据不是来源于这个总体的,因而把这个数据去掉。比如大家熟悉的跳水比赛评分,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呢,就认为这两个分不是来源于这个总体,不能代表裁判的鉴赏力。于是去掉以后再求剩下数据的平均数。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处理的数据,大部分是对称的数据,数据符合或者近似符合正态分布。这时候,均值(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一样的。

区别:
        只有在数据分布偏态(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所以说,如果是正态的话,用哪个统计量都行。如果偏态的情况特别严重的话,可以用中位数。
         除了需要刻画平均水平的统计量,统计中还有刻画数据波动情况的统计量。比如,平均数同样是5,它所代表的数据可能是1、3、5、7、9,可能是4、4.5、5、5.5、6。也就是说5所代表的不同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怎样刻画数据的波动情况呢?很自然的想法就是用最大值减最小值,即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数学中还有方差、标准差等许多用来刻画数据特征的统计量。当然这些都是教师感兴趣、值得了解的内容,不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

  • 平均数的求法:
    (1)公式法:
    (2)加权平均数公式: 。

  • 考点名称:方差

    • 方差:
      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
      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方差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随机变量和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x1,x2,…,xn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我们用它的平均数,即用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

    • 方差特点:
      (1)设c是常数,则D(c)=0。
      (2)设X是随机变量,c是常数,则有D(cX)=(c2)D(X)。
      (3)设 X 与 Y 是两个随机变量,则
      D(X+Y)= D(X)+D(Y)+2E{[X-E(X)][Y-E(Y)]}
      特别的,当X,Y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上式中右边第三项为0(常见协方差),
      则D(X+Y)=D(X)+D(Y)。此性质可以推广到有限多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之和的情况。
      (4)D(X)=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以概率为1取常数值c,即P{X=c}=1,其中E(X)=c。
      (5)D(aX+bY)=a^2DX+b^2DY+2abE{[X-E(X)][Y-E(Y)]}。

      意义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均根,即,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 式:
      方差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平方的期望值,而标准差是方差算术平方根。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用以下公式计算方差。
      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s^2=(1/n)[(x1-x_)^2+(x2-x_)^2+...+(xn-x_)^2],其中,x_表示样本的平均数,n表示样本的数量,^,xn表示个体,而s^2就表示方差。
      而当用(1/n)[(x1-x_)^2+(x2-x_)^2+...+(xn-x_)^2]作为样本X的方差的估计时,发现其数学期望并不是X的方差,而是X方差的(n-1)/n倍,[1/(n-1)][(x1-x_)^2+(x2-x_)^2+...+(xn-x_)^2]的数学期望才是X的方差,用它作为X的方差的估计具有“无偏性”,所以我们总是用[1/(n-1)]∑(xi-X~)^2来估计X的方差,并且把它叫做“样本方差”。
      方差,通俗点讲,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sup2.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方差分析主要用途:
      ①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②分离各有关因素并估计其对总变异的作用;
      ③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④方差齐性检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