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所题的惠崇的画,是一幅以(时间)景物为背景的图。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即、、、-四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小学语文 > 翻译句子/2019-06-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所题的惠崇的画,是一幅以            (时间)景物为背景的                    图。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即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 
3.这首诗中哪一句是诗人的想象?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                                                                                       之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早春    春江鸭戏     竹子   桃花   江水   鸭   蒌蒿   芦芽     
2.春天里,戏水的鸭子最早感觉到江水的变暖(意思对即可)    
3.第四句。    
4.对春天来临的赞美(意思对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主要考查你对  翻译句子,诗词鉴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翻译句子诗词鉴赏

考点名称:翻译句子

  • 翻译句子:
    就是把诗句或文言文用现代白话文的语言写出来。翻译句子要通顺、合理,符合语言规范。

  •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1.直译:
    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2.意译:
    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3.“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4.“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考点名称:诗词鉴赏

  • 古代诗歌:
    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①绝句:
    近体诗的一类。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七言绝句。
    ②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共8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平声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③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 小学诗歌鉴赏要点: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
    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
    1.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动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音韵铿锵,且“敲”字有声音,以响衬静,突出了居处的僻静。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十四个叠字,或写人物的动作行为,或写周围环境,或直抒胸臆,将诗人遭受一系列深创巨痛之后的茫然若失、凄凉、悲残、悲戚的情怀,全面准确地刻画出来。同时读起来又有韵律感。
    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所以单独列出。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萧萧”写出了秋叶在风中飘零而下的声音,让人联想到诗人绵延不尽的愁思。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2.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等,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锦瑟》《无题》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