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前①茅盾(一)(1)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傍晚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高三语文
题文
雷 雨 前① |
(一) |
(1)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傍晚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2)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②,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威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3)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4)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 |
(二) |
(5)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它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6)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7)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8)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9)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10)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11)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12)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③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地,绕住你,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13)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14)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15)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16)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里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
(三) |
(17)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 (18)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19)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 (20)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选自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 注释:①本文发表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②幔:原指为遮挡而悬挂起来的布、绸子、丝绒等。 1.请简要分析文章前三小节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描写幔外“巨人”后,插入了“苍蝇”“蚊子”“蝉儿”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部分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照应缜密,收束有力”。它的每个句子都照应了前文,堪称篇末绾结全文的范例。请以第17小节为例,找出与该段中每句相照应的句子,任意找出四处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描写“雷雨前”的种种景象,寄寓了丰富的情感,请联系全文以及写作背景予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选取桥石、天空、河床、农田、泥土等典型有特征的事物,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从触觉和视觉等角度,按照由近及远,从高到低顺序,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出雷雨前天气的闷热、无风、干燥等特点,流露出人物烦闷、压抑的心情。(意对即可) 2.(1)文章插入了“苍蝇”“蚊子”“蝉儿”的描写,运用象征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依仗反动权势、祸国殃民的压迫剥削者以及逃避现实、散布悲观论调、自鸣清高的文人的可恶嘴脸。(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黑暗腐朽。) (2)为下文写“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作铺垫。(或:为下文写“旧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铺垫) (3)与上文的巨人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突出了巨人斗争的任务艰险,一方面突出了巨人坚忍不拔、顽强战斗不获全胜决不罢休的英勇无畏精神。(意对即可) 3.(1)“屋角里都雪亮”照应第10节“天加倍黑!” (2)“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 照应第2节“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第9段“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第10段“那幔比以前加倍厚!” (3)“他胜利地叫着” 照应第11节“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 (4)“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 照应第1节“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 (5)“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 照应第12-15节。 (6)“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照应第6节“像结了一层壳”。 (答出四点,意对即可) 4.(1)对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百姓的深切同情; (2)对旧中国这个黑暗世界的强烈诅咒; (3)渴望改变黑暗的旧社会,呼唤革命的到来; (4)对美好社会必将到来的期待与坚定的信念。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雷雨前①茅盾(一)(1)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让“全民娱乐”变得有“营养”——“中国达人秀”红火之思考(1)东方卫视精心打造推出的文娱节目“中国达人秀”终于在一片叫好声中落下了帷幕。作为电视文娱节目这般“无副作用”地热闹并-高三语文
下一篇:贼刘国芳开始,他不是一个贼。开始,他只是去找人,找一个叫张贵的人,这张贵住在一幢八层的楼房里。不过,张贵住在哪一层,他忘了。他走进了那幢楼。但从一楼走到八楼,他没-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