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湄公河源的疑惑与意义黄效文湄公河发源区域已有定论,然而关于源头点的争议并未结束。自1999年起,湄公河地理源头点甚至变得比数百年前更加难-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湄公河源的疑惑与意义
黄效文

  湄公河发源区域已有定论,然而关于源头点的争议并未结束。
  自1999年起,湄公河地理源头点甚至变得比数百年前更加难以确认。在1999年,一个月之中,就有两支考察队伍出发界定湄公河源头。有趣的是,这两组人马都来自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其中一支隶属地理研究所,另一支则是遥感应用研究所。
  这两支队伍都使用卫星影像来证实他们的发现。然而他们得出的结果却是南辕北辙。地理研究所用摄影证明他们亲临果宗木查山冰川的南源头现场,遥感研究所则派出刘少创追寻到吉富山附近的北源头。
  两支考察队伍测量、比较两个源头,也都发表了成果。香港中国探险协会团队行前根据可得到的报告和分析,选择了南源头作为考察目标。遥感研究所的刘少创比较吉富山/高地扑河以及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两处源头,测量出二者起点到汇流处,吉富山多出了2.1公里。然而地理研究所的数据却是果宗木查山(冰川/南源头)的长度比吉富山(湿地/北源头)多1公里,二者长度相当,相差大约1公里。
  香港中国探险学会的地球系统科学家马丁·鲁塞克,曾任职美国太空总署,是遥感技术专家,擅长分析卫星与太空雷达数据。他起初所作的影像测量显示,果宗木查山源头/高山谷西河长度为20.17公里,而吉富山源头/高地扑河为19.39公里。这加强我们选择南源头作为行程终点的决心。在我们从湄公河源头归来后,我力劝马丁就手上最详细的影像,再进行一次最终的分析和测量。
  当影像按比例放大时,我们大吃一惊。高地扑河呈现出许多细微的扭转和弯曲;而高山谷西河则显得笔直通畅。从现场观点来看,似乎由于高山谷西河的流量大得多,因此河床也更形宽阔,让河水可以笔直流动。相较之下,高地扑河则小得多,被限制在更紧凑狭窄的地形上迂回流动。
  这个最终测量显示,吉富山/高地扑河/北湿地源头,比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南冰川源头长一点五八公里。有人主张南源头河流拥有大得多的流域面积和更多的支流,甚至设想倘若其流量减少,这条河的流动路线将会变得更曲折,使其长度增加。所以,问题依旧没有答案。
  任何熟习卫星影像技术的人都可以进行这一类的测量,无须身在现场。但是就探险活动而言,我们无法满足于理论和纸上分析,非得让自己的双脚踩在实际地点上。这就是探险。
  但对我来说,发现所带来的最终喜悦是多层面的,这是驱使探险活动的力量。争议就这样地持续下去,恰恰让我找到一个再探湄公河源头的正当理由。或许湄公河的情况正好可以让人学着接纳二元或多元的源头理论,毕竟生命中的一切事物都‘以某种方式联结在一起,它们不是静止不变动的,也不能单独成立。(注:作者为香港中国探险学会会长)
1.文章的标题是“湄公河源的疑惑与意义”,请概述“疑惑”和“意义”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篇典范的科学考察报告。请依据本文概括这类科学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并说说科学考察报告与一般科普说明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科考报告并不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但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典型的科学考察者形象。请结合文本,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科学考察者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疑惑:湄公河源究竟是吉富山/高地扑河/北湿地源头,还是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南冰川源头?前者比后者源头长一点五八公里,但后者拥有大得多的流域面积和更多的支流。
  意义:①争议是驱使探险活动的力量,能够找到一个再探湄公河源头的正当理由。
     ②可以让人学着接纳二元或多元的源头理论。(意对即可)
2.(1)科学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是:考察目标;考察过程;考察结论。
  (2)科学考察报告以叙述和议论为主,一般科普说明文以说明为主。(意对即可)
3.勇于探究(质疑、实地考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接纳二元或多元源头理论)、吃苦耐劳(实地考察)。或:有科学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践实地考察。
 (意对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湄公河源的疑惑与意义黄效文湄公..”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⑤记叙顺序: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