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无言”的奥斯维辛顾德宁秋天,波兰南部,从克拉克夫市坐车到小镇奥斯维辛。沿途,田野宁静安详,蓝天白云,空旷无人,偶见牛儿游荡,远处的农舍漂亮-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无言”的奥斯维辛
顾德宁

  秋天,波兰南部,从克拉克夫市坐车到小镇奥斯维辛。沿途,田野宁静安详,蓝天白云,空旷无人,偶见牛儿游荡,远处的农舍漂亮整洁。
  我们难以想象:63年前,此地是人类历史上“最有计划和最大规模”的杀人魔窟,约一百万从欧洲各地抓来的犹太人,还有波兰人、吉普赛人、俄罗斯人在此处被德国纳粹“灭绝”。
  1947年7月2日,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处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该馆由28幢二层的红砖小楼和一排看起来像“伙房”的平房(实为焚烧间)组成,有些展厅直接用了集中营的工作间、监狱、审讯拷打室、毒气室和焚烧炉,配有幽暗的灯光和凄厉的声响,加上大量的死者遗物,旧鞋、眼镜、皮包和头发等,把参观者带回了当时的惨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国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是波兰西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被人们称为“死亡工厂”。经过十几天非人折磨的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立即有纳粹医生做目测筛选,还能干活的留下,老弱病残直接被押进毒气室毒死,最大的毒气室,一次可以毒死2000人。
  活着的囚徒必须整天干重活,生产人造橡胶和汽油、挖煤、造水泥,直至再也爬不起来。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几千具尸体。焚尸前先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并剪下头发,分门别类地送到加工厂,提炼贵金属或做成毛毯,如果囚犯还残留有一点点脂肪,死后就被刮脂制皂,尸体烧完后作为肥料。当苏联红军解放这座集中营时,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5000双女鞋和不计其数的尸骨。
  集中营内还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病房”和实验室,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人种灭绝试验”。
  在纪念馆,我们观看了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录片,幸存者形如枯槁,获救后面无表情,目光呆滞。
  据说因希特勒打算建“灭绝人种博物馆”,一些战前犹太人的生活照片才没有被销毁。我们被这些照片所震撼:一个个欢乐的犹太家庭,特别是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的美丽笑容,顷刻间就化为噩梦和死亡。
  出门时,我们在留言册上想写点什么,却提笔无言,翻翻前面,发现大多数人也只是留下名字。心中的压抑和悲凉难以言表,甚至对人性都有些悲观和疑问。难怪奥斯维辛纪念馆不允许13岁以下儿童入场。
  尽管如此,我们仍看到人性的光辉。《辛德勒名单》里有一位纳粹军官,每天早晨起来,扛着一杆步枪,踱到阳台上,看着犹太人干活,然后随心所欲地瞄准某个犹太人,开枪,听着犹太人死前的惨叫,他才心满意足地回屋里吃饭。这个军官的原型叫阿芒·歌特,他以这种方式射杀的犹太人不少于500人,人称“恶魔撒旦”,犹太人在他的集中营里活不过一个月。战后,正是由于他的女儿(在集中营长大)的指证,歌特被处死;他的妻子因负罪感而自杀。此后,他的女儿信仰犹太教,终身反纳粹。
  历史学家指出,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是“德国虚伪的政治家为其侵略战争对民众进行系统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结果”。今日和明天,这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刻骨铭心,时时警惕。(摘自《新华日报》2009.1.19) 
1.文章开头描写波兰南部美丽的秋景,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我们在留言册上想写点什么,却提笔无言”,作者为什么“无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纳粹军官的原型及其妻女的结局?请简要分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①表现了和平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②与下文描写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惨象形成对比反衬。 
2.①因为作者心中的压抑和悲凉难以言表。
  ②德国纳粹的罪行难以用语言描述。 (意对即可)
3.这是点面结合的手法,作者从整体上介绍了纳粹的罪行后,再以一个具体的纳粹军官的疯狂行为揭露其罪恶,更真实,更能震撼人心。写其妻女的结局,是为了说明,只要是稍有人心者,哪怕是纳粹的家人,也不会原谅其罪恶,也会与他们彻底决裂。(意对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无言”的奥斯维辛顾德宁秋天,波兰南部..”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⑤记叙顺序: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