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麻鞋之歌叶梓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日牛头河;这样的-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 |
麻鞋之歌 |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日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玉米、洋芋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穿着一双双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发出响亮声音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还有按摩之功效,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还有审美效果。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土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浸染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证了一双麻鞋诞生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为了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着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后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 “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日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主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主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灵巧的手。他说: “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他的额角流下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等。每种样式,各有寓意,甚至有的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偏僻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上的。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 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大自然移动的展览。 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 1.文章第一段引用天水谣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麻鞋“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请简要分析麻鞋显现出了哪些“文化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品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探究“麻鞋之歌”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示例: (1)引出下文,为下文对清水、清水生长的麻的赞美作铺垫; (2)照应标题; (3)首尾呼应; (4)使文章更富有文化气息、韵律之美。(意对即可) 2.示例: (1)麻鞋上千变万化的图案体现着美学情趣; (2)麻鞋浸染着手艺的光芒,注解着农业文明; (3)麻鞋的样式各有寓意,隐含着传统文化。(意对即可) 3.示例: (1)形象:文中的主人是一个憨厚(本分、木讷)、羞涩(质朴)、钟爱麻鞋制作手艺(手艺精巧)的西北农民形象。 (2)作用:①具体而形象地阐述麻鞋“浸染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 ②为下文对麻鞋、手艺的尊重的议论和抒情作铺垫。(意对即可) 4.示例: (1)对清水这片土地的歌颂; (2)对麻的尊重; (3)对穿麻鞋、做麻鞋的清水人的歌颂; (4)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尊重; (5)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尊重与留恋。(意对即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麻鞋之歌叶梓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下面问题。北岛:当代诗人、作家。林思浩:出版人,任职于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林思浩:您的新书《城门开》写的是北京记忆,其中有没有用文字“修复”一座“被毁-高三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定风珠魏继新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十分有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