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另一个视角看中国“开放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铁,上海世博会就像一张巨大的名片,让很多德国人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世博会开园伊始,一位德国网站-高一语文
题文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
另一个视角看中国 |
“开放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铁,上海世博会就像一张巨大的名片,让很多德国人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世博会开园伊始,一位德国网站记者如此评价。 如今,开馆153天以来,上海世博会的游客已突破5700万人次,各国宾朋从各个角度感受世博的魅力、中国的魅力。 |
与众不同的中国馆 |
在世博园中,中国馆无疑是最夺人眼球的建筑。“每天从世博村出发到澳大利亚馆,远远望去,那抹红色那么明亮轻盈——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建筑啊!作为东道主,上海完全有理由为美妙的世博会而骄傲。”世博会澳大利亚馆总代表萨琳德掩饰不住惊叹:在移动的光影中回望历史,令人称、奇的视听艺术……馆内的展品深深打动了她。“站在《清明上河图》前,看着时间推移,白天转眼到了夜晚。灯光从格子窗里照出来,暮色的街道,酒楼里的喧闹声……太神奇、太诱人了!”萨琳德竖起大拇指。 站在中国馆屋顶,新西兰馆政府总代表吉斌礼欣赏到最佳远景,从那个高度眺望新西兰馆,更让他惊喜万分!吉斌礼热切地说,中国馆十分特别,它的规模、形式和色彩传达了中国的力量和信心,以及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意识。“这是一个国家的宣言!” “我最喜欢《清明上河图》,它充满智慧,又十分有趣。”吉斌礼感慨,“我一直都被中国吸引,近年来它在全球事务中地位日益重要。对我来说最特别的是,世博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在街道上遇见中国普通老百姓,感受他们的活力和友善。” |
完全不同的中国人 |
世博园内,许多外国参展方首次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亲密接触,感受到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中国。 “我国有许多中国人,都是商人,我一直误以为中国人都是做生意的。”喀麦隆馆馆长齐志非哈哈大笑。 在日本爱知世博会上,齐志非担任非洲联合馆副馆长。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认真地评价道:“中国馆有教育意义,展现了中国城市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发现,中国人民都很能干,而且冷静、有礼貌,工作非常努力。” 在上海大学国际贸易系学习3年后,布隆迪馆馆长弗朗索瓦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多中国人的英文并不好。现在,上海市民的英文都很流利了。”弗朗索瓦初到上海,问路时对很多市民都能用英语沟通非常惊讶,“即使碰到一些年长的、英语不太好的,也都非常友善,热情无比。” 上海世博会马德里馆首席执行官伊格纳西奥·尼诺10月1日在马德里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对于像我这样的上海世博会的外国工作人员来说,中国人民的开放和友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上海,人们对我们微笑并且愿意与我们交流,我们可以轻松交到朋友并获得帮助。上海世博会人性化的方方面面将是我永远珍藏的温馨回忆。” |
令人振奋的中国精神 |
“中国馆给我的印象深刻,我很享受这次参观。不仅是中国人会为馆内展示自豪,外国人也会爱上中国馆。”世博期间访问中国的克罗地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伊万·舒凯尔认为,他从另一个视角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 许多外国游客也有同感。来自加拿大的琳赛·科伊歇尔参观过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因为家人在上海工作,早在今年1月她就买好了世博会门票。“这里太令我震惊和兴奋了。”指着出租车上的五星红旗,她兴奋地说,“和中国人民一起迎接国庆和中国馆日,非常有意义,值得纪念。” 琳赛的世博护照盖满了章,三次观博让她收获很大。“中国馆那部反映中国人民共抗灾难的影片,让我终于明白中国发生巨变的原因!” 埃塞俄比亚馆总代表斯瑟则对世博志愿者印象深刻:“只有中国才能举办这样规模的盛会,才会有这么好的志愿者!他们是中国的未来!” 1.本文题目“另一个视角看中国”中“另一个视角”指的是什么视角?这个视角看中国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开放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铁,上海世博会就像一张巨大的名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馆与众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本,请概括“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另一个视角即不同身份的外国人,来看中国。从政府副总理到馆长、总代表以及外国游人,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发表对上海世博会的看法,对中国的新认识。突出中国的新变化给他们带来的新认识,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把开放的中国比喻成“磁铁”,表明开放的中国对世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中国的变化引起世界的关注;把上海世博会比喻成“名片”,说明通过上海世博会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世界通过世博会了解中国。 3.明亮轻盈,馆内的展品深深打动人,它的规模、形式和色彩传达了中国的力量和信心,以及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意识。这是一个国家的宣言! 4.不怕牺牲舍身忘我的精神,勇往直前压倒一切的精神,不屈不挠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精神。(意对即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另一个视角看中国“开放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块巨..”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看山记受亲戚之邀,我来到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佟杖子村,为铁矿前期开发“照看”厂房。因旱情和其他原因工程进展缓慢,从种到收,爬豆已到釜中了,我仍蜗居-高一语文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悬棺”之谜解朱友昌一千多年前,福建一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着一些棺材,十分惊讶,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后来,云南、贵州、-高一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