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读书养气①人究尽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惯用语特点:

    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2、它的结构是固定的,以三字格为常见的代表。
    3、在修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较多。

    歇后语

    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谚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等。

    格言: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般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例如“穷不失义,富而不骄”(《孟子》),偏信则暗”(《资治通鉴》),谦受益”(《尚书》)。格言意在阐发事理,多为警策之辞,所以在议论中引用格言,能够给人以启示,更富于说服力。

    成语:

    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

  • 使用对象配错

    例①各种花卉,争奇斗妍;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②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③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①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②中“汗牛充栋”,形容图书很多。不用指金玉之类。
    ③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人称不当

    例①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②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①中“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不适用第三人称叙述。
    ②中“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人称或角度不当

    褒贬颠倒

    例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②当中国女排捧回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②“弹冠相庆”指旧时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了,带有贬义。

    搭配不当

    例①例: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例②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①“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模仿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②中,“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

    不同朋友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 一些容易弄错意思的成语和熟语:

    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成语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万人空巷:人都聚集在一起,至使街巷都空了。形容哄动一时的盛况。
    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久假不归:假,借。长久借用不归还。
    间不容发:谓两者之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亦谓天衣无缝,没有破绽。
    惨淡经营:惨淡,极思极虑状。经营,规划安排。形容苦心规划或苦心经营。
    罪不容诛:诛,处死。意谓判处死罪还抵偿不了罪恶。
    意兴阑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之意。谓意趣、兴致低落将尽。
    吊民罚罪:吊,安慰。抚慰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极极贫穷。也作:不名一钱。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寒蝉,晚秋的蝉,因寒冷不再鸣叫。比喻不敢说话。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
    细大不捐:捐,舍弃。谓大小都兼收并蓄。亦作“细大无遗”。
    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
    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河东狮吼:意思是“比喻悍妇发怒”。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从谏如流:谏,直言规劝。接受直言规劝,象水从高处顺流而下。
    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虫,虫书,秦书八体之一,西汉学心童必习的小技。
    东涂西抹:随意下笔作文。多用作自谦之辞。也指形容胡乱删改他人文章。形容到处乱写乱画。
    千虑一得:谓愚笨人的考虑,也会有可取之处。后多用为自谦语。
    敝帚自珍:自家的破扫帚,也被视作宝贝,特别珍视。喻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和爱惜。

  • 考点名称:修辞方法

    • 修辞方法:

      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情境以及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性的表达效果的规律。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桃的大片棉花田。(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2)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3)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
      2、借代: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带抽象,作者带作品。
      例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此句用银元上的袁世凯头像代替银元。
      例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个李公朴站起来!此句中第二个“李公朴”指主张民主正义的人士。
      3、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物或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的修辞格。比拟可以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
      拟人: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如: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此句是把人写作物,“长在水里”是用来形容游击队员掩蔽的非常好,与荷花已经完全融为一体。  
      运用比拟应注意拟体和被拟体应具备产生联想的客观基础,二者必须在某一特征上有相拟之处,例如把儿童比拟为小鸟是合适的,但是把老人比拟成小鸟就是不合适的。
      4、夸张: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格。
      (1)按意义分类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多、快、长、强……处说。
      例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
      ②缩写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短、弱……处说。
      例如:“不行!满喜你也请回去歇歇吧!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
      ③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是先出现或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嗬!行家嘛!你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的?”“在娘肚子里我就会抽两口了!”
      (2)按形式可以分为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两类。
      ①直接夸张:不借助其他修辞格直接进行夸张。
      例如:“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地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②间接夸张:通过其他修辞格进行夸张。
      例如:“侍者上了鸡,碟子里一块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鲍小姐用刀割不动。”
      5、双关:
      (1)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双关。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飘上重霄九。此句中的“杨柳”表面上指杨花柳絮,实际上指杨开慧和柳直旬二烈士。
      (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造成的双关是语义双关。
      例如: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句子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蕴含双重含义,表面上离开故乡,坐船走水路,同时也指“我”正在人生道路上走自己的路。
      6、通感:叙事状物时运通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叫通感,也叫“移觉”。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7、对比:对比是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相同事物中相反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修辞格。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8、对偶: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就是对偶。
      (1)正对:由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心血操碎,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2)反对。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3)串对。也叫流水对,由意义上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9、反问:反问是通过疑问的句式激发人们思考,使人们得出自己的答案。反问是只问不答的,实际上反问的答案已经暗含在问话之中了。
      例如:如果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浪费和摧残人才不是更大的犯罪吗?
      10、设问:设问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首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再回答问题。
      例如:什么事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11、顶真:是前后的几个语句之间,由相同的语言成分衔接上下两句,上递下接,使得结构紧密,语意连贯,声音流畅的一种修辞手法。顶针大部分是后一句的开头承接前一句的末尾的语言成分。
      (1)单联顶真。是指只有前后两句首位蝉联的顶真。
      例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串联顶真: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首位蝉联的顶真。
      例如:这真是座火山啊。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12、互文:指古代诗文上下文说用的词语交错省略而又互相补充,交互见义并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单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和“汉”是互文,此句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主人”和“客人”互文,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登上了船。
      (2)复合互文:指在相邻的句子中出现的互文。
      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此句“将军”和“战士”形成互文,意思是“将军很战士身经百战,大多流血牺牲了,只有少部分人征战多年才胜利归来”。
      13、反复:有意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或抒发某种感情的辞格。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如: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生命——伱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