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江胜信在接受集体采访的那天,他和我们来了点幽默:“在301医院和210医院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下,我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你们今-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 |
在接受集体采访的那天,他和我们来了点幽默:“在301医院和210医院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下,我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你们今天看到的我,是c集体智慧的结晶’。吃得下。睡得香,请大家放心。” 面对受尽病魔摧残的他,我们的安慰总是不自觉地泄露伤感;他却大大咧咧地笑着,没有丝毫的牵强。男儿如果有泪,不因惧怕,不因疼痛,只因触碰了那根最柔软的心弦。 采访的那天。有那么一瞬,我看到他喉头凸动,泪要涌出眼眶。他很利索地把食指探入镜片后面的眼角,轻轻一揉,复归常态。这个举重若轻又举轻若重的动作,是谈及含辛茹苦养育之恩的情难自禁:“1985年,当我穿上军装、光荣证送到老家的时候,全家都哭了;当我把第一个月工资100元钱寄回去的时候,我的父母急不可待地去取,抢着看……” 小时候食不果腹的穷苦时光,至今都在他的梦境中浮现。他的儿子方舟在大连接受我采访的时候,我问:“你父亲希望你以后考什么大学?”“复旦大学。”“为什么?”“他说那里的伙食不错。”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能选择三尺讲台,也是出于另一种几近本能的报恩。恰如他的肺腑之言:“我一直把党的创新理论当成自己的灵魂,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乐趣都在于此!”如今,患结肠癌晚期的他仿佛惊涛骇浪里一叶飘摇的扁舟,内心却风平浪静、无怨无悔。 在土改中被定为富农的老方家,在永刚的父辈们手里分了家。排行老六的小永刚弄不明白:贫下中农的孩子可以当兵当工人。为什么哥哥们却不可以;自己的学习比别人好,为什么无望上大学、当老师……随着1977年恢复高考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所有的疑惑有了答案。 1981年的那个夏天,细瘦的方永刚背着一包被褥,迈下绿皮火车,也迈开了前往复旦大学的求学之路。1985年,从象牙塔里走出的方永刚选择到海军政治学院任教,同时圆了他两个儿时的梦想:当军人,当老师。在这里,他倾20余年之力,研究当初改变他个人、家族和国家命运的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就是这样一位坚信党的创新理论的年轻教官,却差点因为扛不住生活的重压而离开三尺讲台。父母兄弟节衣缩食,供出了唯一的大学生,他工作10年却无法给家人更多回报。咬牙之下,他于1995年相继4次提出转业,打算下海经商;惜才的学院领导真心挽留,他最终选择留下。 差一点儿就这样抛却自己的挚爱,这段“小插曲”过后,方永刚对工作更是倾注了失而复得般的热忱和激情,当年即获得教学奖、科研奖,并荣立三等功。对于他的亲人,他虽然无法以更多的金钱去报恩,但他用孝心送走了自己的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亲人眼里,他是一位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好兄弟。 当他向我们讲述他如何处理工作和家庭的矛盾,脸上带着骄傲:“我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达到了一种和谐。”“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之钟停摆了,我愿意把它定格在自己的岗位上,永远保持一个思想理论战线英勇战士的冲锋姿态,让有限的生命为太阳底下最壮丽的事业而燃烧!”(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通讯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从上下文来看,第二段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其中“他却大大咧咧地笑着,没有丝毫的牵强”照应了上文的“他和我们来了点幽默”,而“男儿如果有泪……只因触碰了那根最柔软的心弦”又很好地引出下文。 B.方永刚作为典型的军人形象,除具有刚强坚毅的品质外,还不乏幽默特点,这从“你们今天看到的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说那里的伙食不错”等处不难看出。 C.“我一直把党的创新理论当成自己的灵魂,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乐趣都在于此!”正是这份执著的热爱,支撑着方永刚面对生命的浩劫却依然顽强。 D.文章在大量的事实讲述下,总会在恰当处,用散文化或抒情(“男儿如果有泪.不因惧怕,不因疼痛,只因触碰了那根最柔软的心弦”)或言理(“患结肠癌晚期的他仿佛惊涛骇浪里一叶飘摇的扁舟,内心却风平浪静、无怨无悔”)的语言加以润色、升华。 E.本文基调昂扬,采访深入,写作精心,文笔清新而深沉,是宣传方永刚事迹的成功材料。 2.在倒数第二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做到前后连贯,内容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重压致使方永刚意欲转业,且先后4次提出要求……这一叙述,是否有贬损英雄光辉形象之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篇人物通讯的一部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方永刚的英雄形象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BD 2.示例:用舐犊之情陪伴儿子成长,用相濡以沫之爱给妻子最体贴的呵护,用手足之谊给家族最热心的帮扶。 3.这样做并没有贬损英雄光辉形象。这样不但表现了方永刚有报答养育之恩的情感,而且为下文写他工作热情的高涨和在“处理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上的毫无遗憾埋下了伏笔。这样写,也符合通讯的要求,即远离“高大全”式的英雄怪圈,让读者读来,倍感真实,而唯其真实,方才可信,方能感人。 4.情操和信念。启示有四点:①主题鲜明,彰显时代精神。②再现真实的人物故事.注入合乎情理的主观情感,以情动人。③中心内容的确立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摒弃任何“神化”典型人物的念头。④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形象。(意对即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江胜信在接受集..”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补充句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补充句子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杨澜(以下简称“杨”):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你的故事被媒体宣传,被政府最高领导人肯定,其实你一直生活在极度的社会关-高三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温家宝参加广东团讨论:深圳特区还要办下去“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昨天上午,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