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出人头地与衣锦夜行易小明衣锦夜行是讲一个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晚行走,没人看见,有不值得的意思。在德国,收入多,交税多,收入少,交税少,富-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 出人头地与衣锦夜行 易小明 衣锦夜行是讲一个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晚行走,没人看见,有不值得的意思。在德国,收入多,交税多,收入少,交税少,富不傲穷,穷不妒富,大家相互尊重,相安生活,自然而然。由于德国的富有者不显山露水、招摇过市,所以说,他们像在衣锦夜行。可是,爱面子的中国人,却特别渴望衣锦还乡。如果有钱了,就非得让别人知道不可,否则,就像是白富了。富人不仅要衣冠楚楚,更要前呼后拥。在街上,一看那大腹便便、高昂着头、前呼后拥者,十有八九就是个当官的或者是有钱人。但在德国要进行这种有钱与否的判断却相对较难,个个都文质彬彬、气宇轩昂,富不彰富,穷不显穷,不了解底细,从外观上你根本不知道谁拥有万贯家财。 德国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实现领域主要划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差异,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所以,他们能够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这样,生产力发展当然也很快,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强调自由和平等(当然,这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而传统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实现领域则主要划定在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它注重人与人的差别,强调人对人的征服、改造,希望能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所以,中国人崇尚内圣外王,其社会关系的历史更替也较为频繁,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讲究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其实,内圣外王之道作为传统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它的提出是以人的差异、矛盾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内心世界差异和矛盾的客观存在,二是人与人之间差异和矛盾的客观存在。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正因为个人的内心世界存在着恶念、存在着不善的一面,所以才提出人需要内在修养,从而达到内圣。也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分离、对立和斗争,存在着邪恶i所以才要求外王,达到天下太平。因此,个体自身善恶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和斗争,客观上为传统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实现、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用武之地。更为重要的是,内圣外王的实现也不是追求一种客观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不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和平等,而仍是追求一种差等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上智下愚的稳定,是君子之德对小人之德的风化。所以,内圣外王的实现也仍是一种安定的差等社会的实现,是有序差异对无序差异的取代,所以,中国社会是一种差等结构。 在中国传统差等社会结构中,天生缺少人人平等理论,更没有人人平等的社会实践基础。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在差等社会结构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之后,他才算得上一个人物,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要如此,他就得不断地“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不是指学科学文化,而主要是学如何“仁爱”,如何有德,如何做人。只有通过“学”,他才会悟,才会出类拔萃,从而出人头地。可见,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这样与差等社会结构相互支撑、互为表里的。在孔子眼里,大禹、文王都是有德之人。盂子也强调举贤授能。荀子也提出:“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他说:“我欲贱而贵r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唯其学乎!”所以,在中国历来就有“学而优则仕”、“仕则达”的思想。 可见,在传统中国人眼里,人生价值的实现意味着显耀,意味着特殊,意味着与一般百姓的不同——不仅是经济收入方面的差异,还有权力、地位、名声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三字经有“少而学,壮而行,上至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继于前,裕于后”之论。这里的“泽”、“扬”、“显”、“继”、“裕”都充分表现出人们对社会差等优势的承认、崇拜和追求。这也就是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成为人们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根本出路和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促人进取,但更多的是带来内耗。 综上所述,一种行为,一种现象,总有它深刻的文化根源。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以这样的速度,三十年赶上像德国这样的世界先进国家也许不成问题。但是,要维持这样的速度,仅仅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恐怕很难,还必须从文化的变革中寻求一种恒久的支撑力量。 (选自《书屋》有删减) 12.小题1:根据文章,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6分)
F.中国社会关系的历史更替较为频繁,这是因为中国人提倡外王,追求和谐平等的结果。 13.小题2:下列各项对“内圣外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5.小题4:结合文本,如何理解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差等社会结构是相互支撑,互为表里的。(5分) |
答案
小题1:DE 小题2:A 小题3:作者评价:①内圣需要人提升个人的精神修养,从而促人进取;②内圣外王在助人世间出人头地的同时,更是带来了内耗等一系列问题;③我们批判继承内圣外王这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与方法的传统,要与时俱进,进行变革,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每点1分,语句顺畅1分) 小题4:互为支撑,互为表里在文中体现为:①差等社会结构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前提;②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成为人们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根本出路和方法;③内圣外王追求的是一种差等和谐的社会秩序;④只有在差等和谐社会中具有一定地位才能算是实现人生价值。 (语句顺畅,概括出1点给1分,2点分,3点4分,4点5分) |
小题1:A.“根本原因在于爱面子”应是根本原因在于深刻的文化根源。B.“素质太差”原文并没有对中国人下判断,指出他们的做法由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的实现领域的不同决定的。C.“屏弃”与“效仿”文中并没有提,也过于绝对。F.“追求和谐与平等”属于节外生枝。 小题2: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自然观,而非社会观。 小题3:无 小题4:无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出人头地与衣锦夜行易小明衣锦夜行是讲..”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文学类文本告别梦境冯骥才我在读过的一些名人的传记中,发现一个荒唐的公式,这些大人物早在童年就心怀伟大抱负的梦,此后历经磨难,苦力奋争,终成大器。倘若如是,这些人物-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发现”的隐忧人,是一种有着无穷欲望和好奇心的特殊“动物”,于是,便有了永无休止的“发现”和“发现”后的兴奋与满足。一次次的“发现”,人类对自然-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