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①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这里的全民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①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这里的全民性指属于同一文化传统的同一族群的全体成员在同一节日时间参与共同模式的节俗。
②在特定群体的文化观念中,节日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蕴涵的文化含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强调人际和睦、欢乐吉庆、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当然也有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不完全合拍,但我们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
③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已成为广大民众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传袭力,因而把它们看作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应无问题。那么,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盛衰的一个显著指标,是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除夕、中秋注重家庭团圆,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清明节祭祖,也是同族的人们汇聚联络的时机。其他节日也都注重家庭团聚或相互问候、赠送礼物,有程度不等的协调、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⑤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人们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立春之日,举行迎春仪式,打春牛、吃春饼等,庆贺新春的到来,为春耕做准备。
⑥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午节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
⑦近年来深刻的社会转型与飞速的经济发展又对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社会文化体系面临着结构失衡的危机,因而,亟需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也一同涌入国门,致使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逐渐兴起并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吸收西方节日固无不可,但是我们必须保持祖国固有节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的主流地位。
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中,端午节已经被韩国抢注,引起了国人的极大愤慨,端午节申报竞争失利的事实说明,我们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方面做得不到位,有很多优秀传统“失传”了。除端午节外,我国还有一些重要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是与东亚的数个国家共有的,也有被其他国家“抢注”的危险,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⑨有人以为,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把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大力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对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⑩也有专家认为,超越现实,给人提供一个理想性目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遗憾的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这种社会功能被削弱,从而使传统文化成分被商品化。端午节逐渐蜕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只剩下吃月饼。还有就是对传统节日缺乏理想的目标,比如说,先前庆祝端午节的主题不是爱国,而是全民卫生运动,导致了端午节内容的蜕变;可以设想我们的国粹却只剩下“吃”而文化和精神内涵尽丧的一具空壳时,即使申遗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12.对“传统文化节日”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
B.传统节日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而成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形成了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
C.传统节日的各种仪式活动所蕴涵的文化含量和价值观念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因此都必须在现代社会加以继承和发扬。
D.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其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
13.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节日诗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写出下列诗句中反映的
是什么节日。(4分)
A.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答:A.              B.             C.              D.            
14.文章阐述了保护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分)
答:
15.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人认为应该把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也有人认为关键不在于国家给不给法定节日。结合文本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5分)
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2.C。也有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不完全合拍,但我们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3分)
13.A.七夕;B.重阳节;C.中秋节;D.端午节(4分)
14.①保持与促进人际和谐;②人与自然的和谐;③保护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6分)
15.保护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只是一种手段,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如何激发当代人对传统节日的想像力问题。要强化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而不是将其商品化。因此,我们现在必须重新赋予传统节日以更新、更多的超越现实的想像因素(文化和精神内涵),使之成为国人的一个理想性目标,这是关系传统节日存亡的关键所在。否则即便放再多的假期,也挽救不了传统节日衰亡的命运。(5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