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尘封化石揭秘现代人身世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的祖先来自非洲——10万年前的某一天,这些现代人走出自己的“摇篮”,形成了今天的人类。然而这一切到底发生在什-语文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尘封化石揭秘现代人身世 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的祖先来自非洲——10万年前的某一天,这些现代人走出自己的“摇篮”,形成了今天的人类。然而这一切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论。如今,根据一具古老的头骨化石,研究人员得到了新的数据,这无疑为研究现代人何时走出非洲以及去向何方提供了新的线索。 对于现代人的祖先究竟是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还是仅仅在5万年前才离“家”出走,遗传学者和古人类学者一直抱有不同的观点。尽管最近完成的一些遗传学研究均支持后一种观点,然而有关这一假设的化石证据却鲜有发现。古人类学家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的现代人发源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化石记录。 因此,科学家们不得不从已有的一些化石入手——一具在南非博物馆尘封50余载的人类头骨化石成为他们的首选。由美国纽约州Stony Brook大学古人类学家Frederick Grine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重新分析了这具头骨。1952年,人们在南非Hofmeyr附近干涸的河床中发现了这具头骨化石。由于最初试图确定这具化石的生存年代没有成功,关于他的“年龄”和身份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一些研究人员相信,其生存年代不应早于10万年。 研究小组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利用艺术级的光学受激发光和铀系测年技术,他们确定这具头骨的年代约为36000年。尽管研究人员无法利用放射性碳对其骨骼进行年代测定,但他们对覆盖在头骨穹窿内部的水泥状碳酸盐进行了测年。两项不同的测试表明,这具化石在被掩埋后不久便出现了土壤沉积。 更多的分析显示,与距今1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或欧洲的古人类相比,这具头骨看起来更像大约36000年前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Hofmeyr的头骨更接近于最初登陆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而他们都是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古人类的后裔。这项研究同时还提供了第一个化石证据,表明现代人的祖先是在“最近”才离开非洲的。Grine表示:“如果这些古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大大后移,那么你可能会想,当时的欧洲人看起来应该与非洲人非常相像。” 对此,两位测年专家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很有说服力。英国Aberystwyth威尔士大学的发光测年法专家Ann Wintle表示:“我不认为这具头骨的年代会比碳酸盐古老。”接下来,Grine将把Hofmeyr的头骨与一具来自罗马尼亚的同年代头骨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试图确定他们是否失散多年的“表亲”。 (《科学时报》2007年1月18日) 1.下列关于文中加点的“人类头骨化石”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古人类学家Frederick Grine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南非Hofmeyr附近干涸的河床中发现的。 B.它的生存年代当时没能成功地确定,但是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它的生存年代应在5万年以内。 C.它的年代是研究人员利用艺术级的光学受激发光和铀系测年技术对覆盖在头骨穹窿内部的水泥状碳酸盐进行了测年后确定的。 D.它比距今1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或欧洲的古人类更像大约36000年前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 2.下列关于“现代人的身世”之谜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还不能确定“出走”发生在什么时间,但人们确信自己的祖先来自非洲。 B.最近完成的一些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了人类的祖先是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 C.Grine的研究揭开了古人类从非洲“出走”从而演变为现代人真正谜底。 D.Hofmeyr的头骨为现代人的祖先走出非洲的时间后移提供了第一个化石证据。 3.下列各项中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对于现代人的祖先究竟是在10万年前还是仅仅在5万年前走出非洲,古人类学者和遗传学者一直抱有不同的观点。 B.Hofmeyr的头骨更接近于最初登陆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表明他们都是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古人类的后裔。 C.Grine认为,如果古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大大后移的观点得以确认,那么当时欧洲人和非洲人应该“非常相像”。 D.英国的发光测年法专家Ann Wintle同意Hofmeyr的头骨化石“在被掩埋后不久便出现了土壤沉积”这一观点。 |
答案
1.D 2.D 3.B |
1.D(参见第五段第一句。A项原文没有说是国际小组发现的;B项应在10万年以内;C项张冠李戴。) 2.D(A项不是所有人相信,是大多数人相信;B项证明的是5万年前才离开非洲这一观点;C无中生有。) 3.B(强加因果关系)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尘封化石揭秘现代人身世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刘翔为什么能“飞”得如此完美郭松民刘翔破了世界纪录,固然有他先天的天赋、后天的训练等种种因素,但他的速度也的确证明了,一个有着超越性的人生态度的-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市场的背景亚当·斯密是将经济问题放在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法律背景下进行讨论的。他从“我们的最普通的、广泛的感情之中,寻求正确、合理、恰当、公正的基础-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