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原创力一般泛指独创性、开创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技能及能力;这里所说的原创力,并不仅指作为舞台艺术之基础的剧本、文学台本等一度创作,还包含了立意、-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原创力一般泛指独创性、开创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技能及能力;这里所说的原创力,并不仅指作为舞台艺术之基础的剧本、文学台本等一度创作,还包含了立意、谋篇、结构营造的一度创作,通过导演阐发提升创作理念并加以形式呈现的二度创作,以及演员形象塑造、角色发挥的三度创作。艺术创作中的原创意识应当贯穿在艺术创造的各个环节和始终,任何一个环节缺少创新、制作平庸都将折损艺术作品的光彩。
在舞台表演艺术中,改编、移植、套用某一优秀作品或者经典名著乃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只要尊重和维护好原作者著作权益,一般无可厚非。但是在音乐、美术创作中,一组相似的旋律,一幅雷同的构图,尤其是那些不出名曲、名画之右者,概难脱抄袭、摹仿之嫌。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原创在任何艺术门类的艺术创作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一出戏剧,如若剧本创意上佳、导演调度得当,即使舞台形式素朴、简约,这戏仍能留住观众;相反,若是剧本创意平庸,则舞台形式做绝文章,音响、灯光用尽机关,好则好看,但这戏仍是难以救冶。
那些被称作大师的作家、艺术家都能满怀热情,以犀利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对纷杂的社会生活表象进行梳理、甄别、筛选,以医生的手术刀剖析社会本质,疗救心灵,引领发展路向。即使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致富时期或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期,他们也能以深邃的洞察眼光、凌厉的批判精神,保持对“太平盛世”的理性思考和忧患意识,揭示社会,指导人生。生活与学养造就了他们宽厚仁慈的襟怀,使他们的作品映现出超越历史的人文价值追求。
我们曾经有过像战至全军覆没却无人投降的西路女红军、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这样伟烈的真实历史题材,但我们却少有彩色电视前苏联艺术家笔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振聋发聩并富有诗意的艺术作品;我们曾经有过民族伤痛和多次社会动荡中人性沉沦、良知泯灭、灵魂撞击的深刻记忆,但我们却没有出自中国剧作家笔下类似《萨勒坶的女巫》这样荡气回肠的舞台艺术作品;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民族舞、芭蕾舞、歌唱艺术家这样的资源,却少有原创自本土的《天鹅湖》、《蝴蝶夫人》、《第九交响曲》推向世界。中国的传统舞台艺术中不乏传世作品,而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似乎还没有出现能够传世的作品。这是因为我们缺少深刻的思想,缺乏堪与世界水平比肩的大师级艺术家,还是因为我们文化中原创精神的流失弱化,和艺术原创能力的蜕化萎缩?
1.下列对原创力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使原始素材焕发光彩。   B.可以在形式再差的情况下也能留住观众。
 C.能够使作品更深刻地影响人。 D.能够使作品具有传世的魅力。
2.下列有关传世作品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传世作品应具有超越历史的人文价值追求。
 B.能够传世的作品不只是批判性的也可以是歌颂性的。
 C.中国传统舞台艺术中其实有很多优秀传世作品。
 D.传世作品必须是振聋发聩富有诗意的。
3.对中国当代还没有出现传世作品的原因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没有产生传世作品的土壤。
 B.不是没有素材,而是缺乏原创精神和原创力强的艺术家。
 C.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没有宽厚仁慈的胸怀。
 D.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缺乏创作激情。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度三度创作分别是指导演阐发提升创作理念并加以形式呈现以及演员形象塑造和角色发挥。
 B.伟大的艺术家不仅产生于社会动荡时期,也活跃在社会安定时期。
 C.“八女投江”的题材完全可以创作成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样的传世作品。
 D.在音乐、美术创作中,绝不允许抄袭摹仿经典名作,但在舞台表演艺术中则可不受此限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B
2.D
3.B
4.D


1.B(应是能够弥补形式的不足)
2.D(“必须”太绝对。“振聋发聩富有诗意”只是其中的一类。)
3.略
4.D(舞台表演艺术同样不允许抄袭摹仿。改编、移植、套用不是抄袭摹仿。)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原创力一般泛指独创性、开创性和创造性的劳..”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⑤记叙顺序: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