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十二陶峰砚”质疑①“十二陶峰砚”自1957年面世以来,没有人提出过质疑。笔者反复研究,认真阅读有关汉代古砚论述及说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汉“十二陶-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十二陶峰砚”质疑 ①“十二陶峰砚”自1957年面世以来,没有人提出过质疑。笔者反复研究,认真阅读有关汉代古砚论述及说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汉“十二陶峰砚”不是砚。 ②从出土实物看,汉墨均为小球状或圆饼状,这决定了汉砚的大致形制:1.圆饼状的研石和装饰性很强的三足石砚;2.长方形砚板,为了美观实用,把砚板镶上金属边或放置于漆盒中。其他还有铜、铁、玉等材质不同、形制不一的砚。这些汉砚都具有相似的特征即一个可供研磨的平滑砚面,且都必另附小块岩石。砚边高度不超出砚面,只有把球饼状墨放置在平滑的砚面上,才能用研石压住墨在砚面上研磨,较省力地研磨出墨汁。 ③汉砚基本形制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研磨方法:在圆形砚上,采用从左至右旋转式研磨法,在窄长砚板上,则采用前后推拉式研磨法。试想放着平滑砚面不用,而用研石压着球饼状墨,在箕形砚面上上下下推拉研磨,这要比在平滑砚面上多费很多力气。因此汉代不会产生箕形砚。 ④墨在不断地改进,至迟到南北朝、隋唐时期,已由球饼状逐步演进为较大块状墨,又演进为松塔状和方圆柱状墨。人完全可以拿在手中在砚面上研磨,研石终被弃之不用。也使人可以用手指捏住墨,自如地在倾斜的砚面上下推拉,这时候才产生了箕形之砚。从现在众多出土砚的情况看,箕形砚是汉以后的产物,通行于隋唐及至宋元。“十二陶峰砚”仅箕形一点即已说明它非汉物,而应更近隋唐。 ⑤汉人长衣宽袖,有十二陶峰环立使研墨不便,不能称之为砚,那么砍去十二峰,就成了砚吗?同样不对。隋唐箕形砚,前窄后宽,墨堂处理前低后翘,犹如凤形,又似箕形,且砚后无突起边沿,而“十二陶峰砚,”则有浅边低缘,自然形成“半圆形砚堂”,只这“半圆形砚堂”也是无法使用的。汉代古砚不论是圆形还是长方形,用研石在砚面研墨,可以左右旋转,可以前后推拉,而不会在砚面上既上下推拉又左右平行移动。这个所谓的“半圆形砚堂”只是形有略似,而其功用却不适用研墨。 ⑥“十二陶峰砚”自面世至今的四十多年中,发掘的大量汉墓中再未见同类器物,而且诸多产砚厂家,却无一家生产与十二陶峰砚形制一样的砚。无人借这“文房之至宝”独特的形制而赚钱,这正说明其不具有实用性,其独特的造型不被人们所认同。 ⑦“十二陶峰砚”出土地点失考,功用又不是砚,就其造型,尤其是龙首为出水口及其高度设计来说,也只能考虑它是中国盆景的雏形。从众多出土的汉代博山炉多用造型各异的山峰装饰来看,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当然应该说明,目前在汉壁画上所见的最早的盆景,是盆栽植物,而无山水盆景。从现有出土的唐代盆景看,“十二陶峰砚”非常近似唐代作品,堪称盆景的典型形象。唐代“散置式盆景”的造型特点系由三组以上山石构成,其中一组为主体,其他作为陪衬,使主体更为突出。“散置式盆景”多用长方形盆,而“十二陶峰砚”也是三组山峰组成,也是长方形池子,宽21.5厘米,径165厘米,这并非巧合,尤其是叠石状三足,也更证明了它是盆景,而不是砚! (编选自2001年7月25日《中国文物报》,有删节) 小题1:关于“十二陶峰砚”的形制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小题:A 小题:C 小题:C 小题:D |
小题:(“是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表述不当。) 小题:(与题干不一致) 小题:(选文指出“21世纪人类已经把发展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更人性”的口号不是“真正”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是作为体育如何落实好的问题。) 小题:(表述中“最高”是多余的,应删掉。)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十二陶峰砚”质疑①“十二陶峰砚”自195..”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在太空中遗弃了各种物体和碎片。自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孔孟黄仁宇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