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文学是电影的灵魂苏叔阳电影《阿凡达》上映曾在全球引起一片热议。有论者说,这是一场革命,从此电影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整个观影的习惯和观-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文学是电影的灵魂
苏叔阳
电影《阿凡达》上映曾在全球引起一片热议。
有论者说,这是一场革命,从此电影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整个观影的习惯和观念将彻底改变。我以为这论点未免过于激进,有点冒失。在我看来,3D电影,只是预言了电影新科技无限深广的潜力,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电影艺术的本质和特性。奥斯卡将最佳影片大奖颁给了传统样式的影片《拆弹部队》,就已表达了美国电影界的主流意识。
电影是通过声光电技术,拍摄成运动的影像,来表达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艺术,因此,可以认为,它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样式的哲学,也是影像的文学。早在电影艺术诞生以前,人类就发现和发明了电、发电机、活动摄影机、胶片、活动放映机,这些是电影艺术的技术元素,但不是电影,更不是艺术。这些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一种元素的指导下,拍摄出影片,在公众面前放映,才被称之为电影艺术的诞生。
文学介入了电影技术,使之成为艺术。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卢米埃尔兄弟在一家地下咖啡馆里放映了20部1分钟的影片。这个今天看来有些寒酸的开场,竟然拉动起无尽的汹涌奔腾的电影大波。这个开场包含了电影艺术最基本的元素,这是创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并指导了影片的拍摄,他们或许没有文字的脚本,但有腹稿,这就是无字的文学剧本。这就是卢米埃尔兄弟不经意间创造的伟大开端。电影百年多的历史证明,文学永远是电影的灵魂,为着电影艺术的需要而使用技术,而不是相反。正是这样一条铁的纪律,创造出永续不绝的优秀影片。
文学是人学,通过塑造各种各样鲜活的人物,来表达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用以服务于社会、人群。文学的叙事功能又是戏剧、电影最基本的手段。叙事、状人、制造氛围,宣示哲理,电影都依据文学而展开,只是将文学的语言文字表达,化为有规律的运动的影像来表现。于是电影有了自己的语言规律。电影编剧就应当熟悉电影语言,并且运用自如。但这不是电影可以不要文学的理由。没有文学的电影,只是声光电技术的杂耍,还不是艺术。我们的有些精工制作的影片,正向杂耍靠拢。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在他那个时代思潮的产物。所有的人物无一不是被一定的时代潮流托浮到舞台和银幕的。即令描写古代的和过往的历史,也是作者的历史观和对他生活的时代的认知。所以,有了文学性,电影势必会有现实性,更何况电影本身就是纪实性的艺术。电影所拍摄的都是现实的,即使梦境、神话、想象也是人造的现实场景。只是其中含蕴着作者的理想、价值观、爱恨情仇,这就是文学的元素。无法回避,无法逃脱,都在表现出作者的文学素养。一个文学素养不高的、美学价值低俗的导演决然拍不出令人心灵震颤、荡气回肠的好影片。 好文学剧本拍出坏影片,常常有之;坏文学剧本拍成杰出影片,有史以来未曾有过。
应当承认,《阿凡达》给电影艺术带来了更新的表现手段,势必会在电影制作上引入新 的观念。但它也同时告诉我们,一部优秀的影片,更需要建筑在坚实的文学基础上。电影一方面是艺术,另一方面又是产业。当我们精力全部集中在产业时,或许是电影质量下滑之时。因为我们忽略了艺术,而平平的影片不会使产业振兴。要振兴中国电影,首先振兴文学,让文学成为电影的灵魂。
(原载 20l0—05一05《人民日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电影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电影艺术要求创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并指导影片的拍摄。
B.电影艺术是将文学的语言文字表达,化为有规律的运动的影像来表现。
C.电影艺术是纪实性的,即使是梦境、神话等的电影场景,都是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表达。
D.电影艺术的振兴需要坚实的文学基础,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电影产业。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阿凡达》 给电影艺术带来了更新的表现手段, 但是没有改变电影艺术的本质和特性。
B.卢米埃尔兄弟在文学元素的指导下,拍摄了20 部每部1分钟的影片,在公众面前放映,这被视为电影艺术的开端。
C.精工制作的影片,因为只重视声光电技术,所以正向杂耍靠拢。
D.一部令人心灵震颤、荡气回肠的好影片不仅需要好的文学剧本,还需要具有高超文学素养导演。
小题3:请根据本文概述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①文学是电影最基本的手段。②有了文学性,电影势必会有现实性。③文学决定电影的质量。


小题1:“电影一方面是艺术,另一方面又是产业。当我们精力全部集中在产业时,或许是电影质量下滑之时。”
小题1:有些精工制作的影片,正向杂耍靠拢。
小题1:略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文学是电影的灵魂苏叔阳电影《阿..”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